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岐山林逢吉明府》
《寄岐山林逢吉明府》全文
唐 / 谭用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岐山高与陇山连,制锦无私服晏眠。

鹦鹉语中分百里,凤凰声里过三年。

秦无旧俗云烟媚,周有遗风父老贤。

莫役生灵种杨柳,一枝枝折灞桥边。

(0)
注释
岐山:古代山名,位于陕西。
陇山:又名六盘山,横跨甘肃和陕西。
制锦:制作丝绸。
私:个人的,私人的。
晏眠:安睡。
鹦鹉:一种能模仿人语的鸟。
分百里:声音传播得很远。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过三年:历经三年。
秦:指秦国,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
旧俗:过去的风俗习惯。
云烟媚:形容风俗柔媚如云烟。
遗风:遗留下来的传统风气。
父老贤:年长而有德行的人。
生灵:众生,泛指百姓。
种杨柳:种植杨柳树。
折:折断。
灞桥:古代长安附近的一座桥。
翻译
岐山高峻连着陇山,即使身在官位也难安眠。
鹦鹉的叫声划破百里,凤凰的鸣声度过三年时光。
秦国没有旧时的柔媚风俗,周代遗留的风气让老人贤良。
不要让百姓劳累去种植杨柳,它们只会一根根被折断在灞桥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岐山地区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赞美之情。开篇“岐山高与陇山连”,即设定了广阔的地域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地理上的宏大视角。紧接着,“制锦无私服晏眠”一句,通过对制锦工艺的描写,展现了岐山地区的繁荣与富饶,以及人们勤劳而不争名利的美德。

“鹦鹉语中分百里,凤凰声里过三年”,则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强调岐山地区鸟语花香、自然景观的非凡。鹦鹉和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祥瑞与高贵,这里的描写不仅突出了岐山的美丽,更暗含了对岐山地区吉祥气氛的期待。

“秦无旧俗云烟媚,周有遗风父老贤”,诗人通过历史文化的对比,表达了对岐山地区深厚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的赞赏。这里的“秦”与“周”分别指代两种不同的文化象征,诗人认为岐山地区保留着古周时期的遗风,即崇尚道德、尊老爱幼的美好习俗。

最后,“莫役生灵种杨柳,一枝枝折灞桥边”,则是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愿景。这里的“杨柳”常象征着春天和生命力,而“灞桥”则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提及了岐山地区著名的风景。诗人通过对生灵不加重役、让自然自由成长的表达,寄寓了一种对自然环境保护与尊重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多层次的意象和情感的铺陈,展现了岐山地区的自然美景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和谐社会和自然界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谭用之

谭用之
朝代:唐

谭用之,[约公元九三二年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后唐明宗长兴中前后在世。善为诗而官不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以笔墨秋扇赠郑使君戏成三绝·其二

刚丢半点光如漆,一月能消得几分。

闻道草玄今尚白,故将石墨赠扬云。

(0)

去大梁入辉县道中人不知其为故臬吏也漫有短述却寄同游诸君子二首·其二

昔从此路入梁园,今别梁园复此路。

寄语邹枚旧词客,相思莫诵凌云赋。

(0)

生日避客于北郊山斋四绝·其四

过客休题凤,时人喜画龙。

乾坤知己在,安敢叹孤踪。

(0)

咏院中双松

乔松依故国,双峙俨清班。

露坐团疑盖,遥瞻耸似山。

清风恬旅宿,古戍压人寰。

柯叶原无改,馀阴自往还。

(0)

送周耿西计偕北上

爽气西山发,于今三荐书。

声华五岭外,家学百年馀。

辩玉人应遇,鹏抟事岂虚。

他时过锦里,宁复羡相如。

(0)

起复赴京途闻赵良弼自辽东领郡之顺德寻以母忧奔汝上因取道过其庐访之怅然为别四首·其一

万里惊离别,三秋雁渺茫。

徒闻滞辽左,不道借淮阳。

旅客悲关塞,孤臣忆庙廊。

那堪萱草折,垂泪动江乡。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