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闲春婉婉,草树转花事。
人谁用吾情,我自顺吾意。
江山不徒吟,城郭亦可醉。
阴阴起晴风,相赏岂云易。
方斋既虚清,山堂亦深翠。
来燕翩翩归,啼鹃眇眇至。
时物付芳华,所惜者风谊。
昼闲春婉婉,草树转花事。
人谁用吾情,我自顺吾意。
江山不徒吟,城郭亦可醉。
阴阴起晴风,相赏岂云易。
方斋既虚清,山堂亦深翠。
来燕翩翩归,啼鹃眇眇至。
时物付芳华,所惜者风谊。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首句“昼闲春婉婉,草树转花事”描绘了春日的宁静与万物生长的景象,春意盎然,草木繁茂,花朵次第开放,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接着,“人谁用吾情,我自顺吾意”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自我理解与顺应,暗示了在自然面前,个人的情感与意愿应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必过分强求或压抑。
“江山不徒吟,城郭亦可醉”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不仅值得吟咏,更能让人心醉神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向往。
“阴阴起晴风,相赏岂云易”描绘了天气变化的微妙,晴朗的微风从阴暗中升起,这种自然的变化虽不易察觉,却能给人带来愉悦与惊喜。
“方斋既虚清,山堂亦深翠”通过对比方斋的清静与山堂的深绿,展现了不同空间的静谧与生机,暗示了人在自然中的不同体验和感受。
最后,“来燕翩翩归,啼鹃眇眇至”描绘了燕子的归来和杜鹃的啼鸣,这些自然界的生物活动为春天增添了生动的气息,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时物付芳华,所惜者风谊”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生长的欣赏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珍视,强调了时间与自然的流转,以及人应当珍惜与自然的友谊和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孝子之官万里途,临行貌得寿藏图。
赤城亲舍云多少,黄叶人家路有无。
双石效奇华表立,一峰拔秀锦屏纡。
地存牛迹曾眠处,山拥龙形正向隅。
烨烨灵芝生百本,森森乔木长千株。
青天忽下过门鹤,白日仍飞累土乌。
有客束刍将适越,无人挂剑更归吴。
年登老圃收松子,秋荐思亭采木奴。
入里上官知下马,卜邻故老候归凫。
荣知衣锦风云遂,恩及焚黄雨露殊。
且喜子孙供祭扫,不愁翁仲没榛芜。
哀余东望干将下,寒食梨花酒一壶。
木之有本,其干乃强。水之有源,其流乃长。
吉士好脩,德日以茂。德为本源,克昌厥后。
猗欤林氏,奕奕名门。维祖维祢,曰子曰孙。
匪德之来,曷裕其昆。斯堂翼翼,以示将来。
保而勿射,维德是积。我言尔铭,于堂之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