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里年华愁里换。凄绝离亭别馆。客路春将半。
鸟声啼处柔肠断。欸乃几声舟去远。
一任魂消不管。回首红桥畔。杨花如雪斜阳岸。
暗里年华愁里换。凄绝离亭别馆。客路春将半。
鸟声啼处柔肠断。欸乃几声舟去远。
一任魂消不管。回首红桥畔。杨花如雪斜阳岸。
这首《惜分飞·送别》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词人陆茜通过“暗里年华愁里换”开篇,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愁绪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接着,“凄绝离亭别馆”一句,将场景聚焦于离别之地,强化了离别的凄凉感。
“客路春将半”点明了季节与行程,春意渐深,而旅程却未至终点,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漫长。紧接着,“鸟声啼处柔肠断”更是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鸟鸣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触动了离人脆弱的心弦,使得柔肠寸断。
“欸乃几声舟去远”描绘了一幅船行渐远的画面,随着划桨声的渐渐消失,离人的身影也逐渐模糊,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不舍。最后,“一任魂消不管”直抒胸臆,即使心已破碎,也无法控制,体现了离别之痛的深刻与无法逃避。
“回首红桥畔。杨花如雪斜阳岸。”以景结情,红桥畔的杨花如同雪花般飘落,斜阳映照在岸边,营造出一幅凄美而又略带希望的画面。这不仅是对离别场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离别后生活继续的暗示,即使心中满是离愁别绪,生活仍需继续前行。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中国传统诗词中对于情感细腻捕捉的独特魅力。
苍生未苏息,谁与任安危。
腾蹋里千里,栖迟尚一枝。
谩劳男子志,空忆太平时。
读罢君诗句,愁端愈上眉。
我心虽老尚如童,春到惟思笑语同。
正欲对花歌且舞,那知通夕雨兼风。
千畴固喜俱沾足,百卉还愁一扫空。
安得晴天开万里,缓行花下豁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