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五》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五》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君看原上墓,坟尽但馀碑。

谁见生前贵,尘生带下龟。

高堂幸有酒,一饮岂论赀。

勉强行乐耳,古人良可悲。

(0)
注释
君:你。
看:观察。
原上:田野上。
墓:坟墓。
坟尽:坟墓都已消失。
但馀:只剩下。
碑:墓碑。
谁见:谁能记得。
生前:活着的时候。
贵:显赫。
尘生:尘土覆盖。
带下:墓碑上。
龟:古代刻字的一种工具,这里指墓碑上的铭文。
高堂:尊贵的厅堂,这里指家中。
幸:幸好。
有:存在。
酒:美酒。
岂论:何须考虑。
赀:价值。
勉强:勉强。
行乐:寻求欢乐。
耳:而已。
古人:古代的人。
良:实在。
可悲:令人悲哀。
翻译
你看那原野上的墓地,坟墓只剩下了墓碑。
谁能记得生前的显赫,只有尘土覆盖着墓碑上的铭文。
家中还有美酒,喝一杯何必计较价值。
不过是勉强寻求欢乐罢了,古人对此真是令人感到悲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五)》中的第五首。诗人通过对原上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富贵易逝的感慨。"君看原上墓,坟尽但馀碑",这两句描绘了墓地的荒凉景象,只有墓碑留存,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普遍。接着,"谁见生前贵,尘生带下龟",诗人以贵族的墓志铭被尘土覆盖为象征,揭示了生前的显赫地位在死后也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

诗人进一步借酒浇愁,"高堂幸有酒,一饮岂论赀",表达出在高堂之上,尽管有酒可供畅饮,但人生的欢乐并不能用金钱衡量,暗示了人生的无奈和对欢乐的追求。最后两句"勉强行乐耳,古人良可悲",诗人认为即使勉强寻求快乐,也无法改变人生的无常,引出对古人命运的深深哀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墓地的描写和饮酒的场景,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生命短促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惜分飞

杨柳牵愁情万缕。云外征鸿远度。别梦随风去。

烟波一棹江南路。芦荻萧萧明月浦。

做住秋声几许。不管离人苦。此时欲语偏无语。

(0)

西江月.风正帆悬,仿洪谷子

望望梁山古戍,迟迟浦口归舟。便无风浪也堪愁。

况是舳舻烟走。际海秋添鼓角,横江影接钟楼。

东南何日定潮头。正盼一帆悬后。

(0)

疏帘淡月.夜发河间,晨过滹沱河

驮铃唤起。又趁入襜帷,四更天气。

沙色笼灯,不辨马蹄痕细。

层衾裹梦霜逾重,问宵酲、殢人醒未。

乱尘迷辙,晨星几眼,照愁而已。怅晓角、催人卌里。

认行行烟树,近滹沱水。雁路微茫,低映关山行李。

萧萧自古坚冰渡,剩桥边、荻芦荒垒。

数家村店,酒旗斜矗,向空烟里。

(0)

洞仙歌·其十

别怀惆怅,对小青痴影。瘦骨还如去年病。

算隔花人远,花在天涯,天涯路、比似隔花还近。

兰舟亲送别,第一难忘,泪湿罗衣两相忍。

燕塞梦初回,酒殢香寒,索赠汝、一条孤枕。

便绮语、销磨到枯禅,怎偿得伊家,脸情眉韵。

(0)

金缕曲.秦淮筝舫,酒滞花迷,黯然销魂。为赋此解

好个江南夜。共呼船、秦淮十里,翠帘齐挂。

月在人边花在水,柔橹两支低亚。

又摇到、小姑祠下。

茉莉香浓双劝酒,笑六朝、暂醉侬醒也。

歌舞恨,并陶写。石城又听寒潮打。

洗当年、嫩红桃叶,魂无一把。

便是小鬟能按曲,吹得玉箫声哑。

惹客泪、暗淋罗帕。

望望红桥三四转,是李家、楼与丁家榭。

替唤到,柳边马。

(0)

沁园春·其二再叠赠叔由

少日文章,痛哭谁如,我与尔哉。

算重阳风雨,先催客去,清明花柳,又载诗回。

作两生行,过三闾庙,今日应无市骏台。

狂来也,只青琴濯砚,红袖传杯。客心海国呼来。

却系缆湘干未忍开。

问千金买赋,笑余饥走,万山锁梦,累子愁堆。

子正依余,余翻别子,一例齐年感赋梅。

还西笑,只高城落日,为子低徊。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