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六和塔》
《登六和塔》全文
宋 / 艾性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崒峍浮图插翠微,长连山影浸江湄。

地高直见海穷处,天近先知日上时。

香绕五云宫里梦,墨浓千佛顶头诗。

无风最喜铃相语,切莫丁宁说秀支。

(0)
注释
崒峍浮图:峻峭的佛塔。
翠微:青翠的山峦。
浸:倒映。
直见:一眼望到。
海穷处:大海的尽头。
日上时:太阳升起的时刻。
五云宫:五彩祥云缭绕的宫殿。
千佛顶头诗:写在千座佛像顶尖的诗句。
铃相语:铃声相互交谈。
丁宁:急切地告知。
秀支:可能指人名或特定事物。
翻译
峻峭的佛塔插入青翠的山峦,长长的倒影映在江边。
地势高耸,一眼能望到大海的尽头,天空近在咫尺,最先感知太阳升起的时刻。
香气缭绕在五彩祥云缭绕的宫殿梦境中,墨色浓郁的诗句写在千座佛像的顶尖。
最喜欢在无风的时候,让铃声相互交谈,千万不要急切地告知秀支(可能指人名或特定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高耸的建筑物——六和塔,坐落于连绵的山影之中,其高峻的轮廓仿佛触及天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

“崒峩浮图插翠微”中的“崒崪”,形容山势之雄伟,而“浮图”则是六和塔的别称,意味着它如同仙界中飘落人间的一幅图画。"长连山影浸江湄"表达了山影与水面相连,给人以深远的感觉。

诗中的“地高直见海穷处,天近先知日上时”则是从高处眺望,可以看到遥远的大海,也能提前感受到太阳的升起,这些都强化了塔所在位置之高峻和视野之开阔。

“香绕五云宫里梦,墨浓千佛顶头诗”中的“五云宫”可能是指六和塔内部的一处建筑,或是一种超凡的境界。"香绕"暗示着这里有清幽的香气流动;而“墨浓千佛顶头诗”则形容诗人在此地所写下的诗篇如同千尊佛像一般庄严肃穆。

最后两句“无风最喜铃相语,切莫丁宁说秀支”,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塔的钟声有着特别的喜爱,即便是在无风的日子,这些铃声也如同朋友间的交谈般悦耳动听。而“切莫丁宁说秀支”则是提醒别人不要急于评价或解释诗中的美好之处,让其自然流露。

总体而言,艾性夫通过这首《登六和塔》,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高远、神秘又不失幽静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艾性夫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自五屯所至永安州舟中作·其二

落木寒泉路,朝烟暮雨人。

乡山归不得,母子梦相亲。

石乱初无口,滩平渐有身。

篙师愁欲绝,此水最艰辛。

(0)

经铸浦

当年欧冶子,此地铸龙泉。

一雪君王耻,雌雄飞入渊。

云消天镜出,风起石帆悬。

谁见登临客,高歌忆古贤。

(0)

舂山草堂感怀·其十五

隐几长忘世,扶痾始觉身。

死生元不厌,药饵且相亲。

明月已云满,桃花那再春。

浩歌聊自送,去作北邙尘。

(0)

赋答莞中梁子·其三

与子复何事,千秋一采薇。

自惊鸾鹤贵,不必稻粱肥。

海气楼台结,溪声水石飞。

庞公我兄事,床下拜无违。

(0)

赠某大司马·其三

汉代才华合,西京乐府开。

人传大司马,诗冠柏梁台。

我有朱弦曲,思陈清庙来。

楚声俄变乱,挟瑟待公裁。

(0)

舟上连州·其二

时时川路尽,峡转复天开。

舟掠飞崖过,帆穿落木来。

鸟声多在水,人迹半生苔。

不寐因明月,宵深自溯洄。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