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春光到柳条,谁教飞絮倚风摇。
眼惊银色迷千界,梦断彤庭散百寮。
梅坞任从长笛弄,竹窗闲把短檠挑。
何人剥啄传清唱,更喜残年乐事饶。
未觉春光到柳条,谁教飞絮倚风摇。
眼惊银色迷千界,梦断彤庭散百寮。
梅坞任从长笛弄,竹窗闲把短檠挑。
何人剥啄传清唱,更喜残年乐事饶。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慨。首句“未觉春光到柳条”,以柳条未见春意反衬出雪后世界的静谧与洁白。接着,“谁教飞絮倚风摇”一句,通过雪花随风飘舞,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略带凄美的氛围。接下来的“眼惊银色迷千界,梦断彤庭散百寮”,运用夸张手法,将雪景比作银色迷蒙,覆盖整个世界,同时以“梦断”和“散百寮”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暂时逃避。
“梅坞任从长笛弄,竹窗闲把短檠挑”两句,通过梅林与竹窗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长笛声悠扬,短檠灯下,诗人或许在品味着生活的闲适与雅趣。最后,“何人剥啄传清唱,更喜残年乐事饶”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小确幸的珍惜与欣赏,即使是在岁末,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愉悦的生活态度。
垂杨深院,啼莺清昼,东风细绕檐牙。
野色乱春,娇云捧日,燕翻蝶舞交加。
温诏下天涯。
早画船飞楫,叠鼓鸣挝。
共挽旌幢,缓留丝竹醉韶华。
江都自古豪夸。
正迷楼堕絮,月观吹花。
玉扆眷深,金瓯望重,何人暗草黄麻。
归路接堤沙。
宴上林风月,紫阙烟霞。
凤检飞来,便将春色到朝家。
东郊人报,春风消息,先归御柳宫梅。
残雪恋枝,轻阴阁雨,郁葱瑞气佳哉。
清晓九门开。
听舜韶声举,迤逦天街。
双阙连云,六鳌横海驾峰来。
华灯竞簇楼台。
正丰年共乐,欢意徘徊。
帘卷弄妆,尘香趁马,轻寒细入人怀。
争待凤舆回。
看一天星斗,移下蓬莱。
是处歌谣,太平声入万年杯。
正官桥柳润,候馆梅开,暮云凄冽。
泽国春归,是烧灯时节。
吹绽红蕖,挽低星斗,共水光澄澈。
霜瓦楼台,参差似与,蓬壶相接。
千骑遨游,万家嬉笑,帘卷东风,弄妆成列。
慢舞尊前,看轻盈回雪。
来岁今宵,舜韶声里,对六鳌双阙。
凤检飞来,玉骢去踏,青门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