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三秋夜过柳衣园旧址》
《水调歌头·其三秋夜过柳衣园旧址》全文
清 / 黄钧宰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老树作人立,半晌恰无言。

应是怕人,愁听不敢说从前。

剩有一轮明月,照著一湾流水,终夜守空园。

千古幻尘耳,相念莫凄然。静思想,未来事,已过缘。

都是无因,自造消息不由天。

料得当时歌舞,已分将来零落,留博后人怜。

搔首独归去,孤棹冷苍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静思的画面。"老树作人立"以拟人手法写出老树孤独挺立,仿佛在沉默中承载着岁月的故事。"半晌恰无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寂,暗示着园子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应是怕人,愁听不敢说从前"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怀旧情绪,老树似乎也在害怕触动人的情感。

"一轮明月"和"一湾流水"则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月光洒在空荡荡的园子里,陪伴着诗人度过长夜。诗人感慨"千古幻尘耳,相念莫凄然",认为世事如梦,唯有相念之情不应被尘世变迁所淹没。

接下来,诗人反思人生,认识到"未来事,已过缘"皆是无常,人力无法改变。他想象园中的歌舞早已注定会消散,如今只剩供后人凭吊。"料得当时歌舞,已分将来零落,留博后人怜"表达了对历史的惋惜和对未来的预感。

最后,诗人独自离去,"搔首独归去,孤棹冷苍烟"描绘出一幅孤寂落寞的画面,舟影渐行渐远,融入苍茫烟波之中,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与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黄钧宰
朝代:清

1826-1895年,一名振钧,字宰平,钵池山农,别号天河生,江苏淮安人。他“性好词赋而不乐制艺”,“一生偃蹇不遇,”中年丧偶,益佗祭,不自聊。”著有《比玉楼传奇四种》,其一《十二红》为揭露南河总督署的积弊而作,针砭甚力,也最著名;《金壶七墨》记游幕期间之亲见亲闻,保存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珍贵史料,是著名笔记,论者以为“作小说观可,作子书观,作史书观,作经书观亦无不可。”又有《比玉楼遗稿》、《谈兵录》等。
猜你喜欢

长相思.客中送春

花东流。水东流。薄倖春光不暂留。人来天尽头。

暮云收。暮山稠。满眼云山不尽愁。如何独倚楼。

(0)

采桑子·其二

去年此刻曾相见,略诉殷勤。略解温存。

略有思量未当真。今年此刻重相见,瘦了眉痕。

肥了愁根。难道秋来例病人。

(0)

八归.题周铁崖孝廉士綗藕湖泛月图

池塘过雨,林阴催晚,流水数里绉玉。

扁舟一叶秋俱远,摇曳柳枝疏影,竹枝新曲。

冰镜无尘留客住,待野鹭闲鸥同宿。

看极浦、几点渔灯,伴夜静人独。

曾记垂虹泛棹,红儿低唱,细和参差横竹。

紫云前度,碧云今夕,旧梦游仙重续。

望天高露迥,树杪烟鬟洞庭绿。

清凉界、醉醒都好,戏采荷珠,归来衣袖馥。

(0)

一丛花.同人游皇觉寺,时山茶花开,老僧瀹茗饷客,词以赏之

临江萧寺夕阳中。垂柳舣孤篷。

幽廊细径无人到,透春信、偏有东风。

天女散成,维摩拈出,色相总难空。

华严七宝斗玲珑。喷作杜鹃红。

茶烟未许禅心定,又堆起、锦怅珠丛。

巾上唾痕,衫边啼晕,应与此花同。

(0)

江蓠馆六咏·其五石坞

片帆马沙渡,髣髴牛渚侧。

江光漾云根,窗间常五色。

(0)

闺思二首·其二

夜梦空飞远,朝心郁不开。

宝钗寒翠羽,瑶瑟长青苔。

花瓣粘蜂去,晴丝罥燕来。

前鱼无暇泣,别鹤恨难裁。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