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与流水,妙趣归之琴。
吾愧学未成,匪叹无知音。
但向胸中会,毋劳指下寻。
种菊或可茹,得酒聊复斟。
穷达非所期,动静一以钦。
发为琴之声,邈矣天地心。
高山与流水,妙趣归之琴。
吾愧学未成,匪叹无知音。
但向胸中会,毋劳指下寻。
种菊或可茹,得酒聊复斟。
穷达非所期,动静一以钦。
发为琴之声,邈矣天地心。
这是一首写于宋朝的古诗,作者是刘黻,属于“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的第三首。诗人在此通过高山流水与琴声的妙趣,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未成、无知音可赏的自愧之情。
“高山与流水,妙趣归之琴。”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意境,山水间的自然美景融入琴声之中,显示出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吾愧学未成,匪叹无知音。” 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学问不成、无法与高深音乐相通的遗憾和自责。
“但向胸中会,毋劳指下寻。” 这两句则转折出一份超然物外的心态,似乎在说,只要心中有所悟,便无需过多追求外在的东西。
“种菊或可茹,得酒聊复斟。” 在这两句里,诗人提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乐趣,如种植菊花、偶尔饮酒,以此自娱。
“穷达非所期,动静一以钦。”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心态,无论贫穷还是显达,都不应成为追求的目标,而是要在动静之间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发为琴之声,邈矣天地心。” 最后两句则将琴声与宇宙之心相联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浮生未百年,遘乱何频数。
我生未毁龀,戎马盈辇毂。
天南远行迈,十载警猿鹤。
五十始衰白,甘泉烽燧烛。
六十解簪组,惨见邦国覆。
出门无与语,浩歌泪盈掬。
谓当忍饥寒,即此事耕凿。
如何沴气缠,薪尽火犹伏。
天运有循环,影响一何速。
往返机上梭,得失一丘貉。
独怜穷海民,举步荆棘触。
念昔杜陵叟,麻鞋走南北。
老病卧瀼西,犹闻两京复。
渊明生不幸,甲子手亲录。
归去掩荆扉,终老守松菊。
晞发最激烈,醉碎石与竹。
汐社联吟朋,题诗满杭睦。
坐思荼蓼甘,暇想寒谷燠。
九源洵通衢,漏茅亦华屋。
劫风何足悲,秋阳未为酷。
洗耳忧盗泉,息影愁恶木。
千秋庾信哀,万古唐衢哭。
《伤乱》【清·李传元】浮生未百年,遘乱何频数。我生未毁龀,戎马盈辇毂。天南远行迈,十载警猿鹤。五十始衰白,甘泉烽燧烛。六十解簪组,惨见邦国覆。出门无与语,浩歌泪盈掬。谓当忍饥寒,即此事耕凿。如何沴气缠,薪尽火犹伏。天运有循环,影响一何速。往返机上梭,得失一丘貉。独怜穷海民,举步荆棘触。念昔杜陵叟,麻鞋走南北。老病卧瀼西,犹闻两京复。渊明生不幸,甲子手亲录。归去掩荆扉,终老守松菊。晞发最激烈,醉碎石与竹。汐社联吟朋,题诗满杭睦。坐思荼蓼甘,暇想寒谷燠。九源洵通衢,漏茅亦华屋。劫风何足悲,秋阳未为酷。洗耳忧盗泉,息影愁恶木。千秋庾信哀,万古唐衢哭。
https://shici.929r.com/shici/ZbezuN4Q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