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水残山雪后时,袜材貌得岁寒枝。
归来内署曾持烛,忘却南溪有赋诗。
岷谷秋阴云冉冉,湘江春碧雨差差。
展图如在千竿里,六月凉飙洒鬓丝。
剩水残山雪后时,袜材貌得岁寒枝。
归来内署曾持烛,忘却南溪有赋诗。
岷谷秋阴云冉冉,湘江春碧雨差差。
展图如在千竿里,六月凉飙洒鬓丝。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用季翔韵题胡长史所藏东坡墨竹》描绘了一幅雪后冬景与墨竹的画卷。首句“剩水残山雪后时”展现了雪后的山水景色,显得孤寂而清冷,如同水墨画中的留白,为墨竹的出场做了铺垫。次句“袜材貌得岁寒枝”运用比喻,将墨竹比作坚韧耐寒的材料,赞美其不畏严寒的品格,暗示了苏东坡的坚韧精神。
第三句“归来内署曾持烛”回忆起诗人曾在官署中欣赏这幅墨竹图,灯火阑珊处,墨竹更显静雅。最后一句“忘却南溪有赋诗”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墨竹艺术中,甚至忘记了曾经在南溪写过关于竹子的诗篇,足见他对墨竹的喜爱和敬仰。
中间两联“岷谷秋阴云冉冉,湘江春碧雨差差”通过描绘岷山谷地的秋日阴云和湘江春天的碧绿雨水,进一步烘托出墨竹在不同季节和环境中的风姿,展现出其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尾句“展图如在千竿里,六月凉飙洒鬓丝”以视觉和触感相结合,仿佛置身于千竿翠竹之中,即使炎炎夏日,也能感受到墨竹带来的清凉,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整首诗以墨竹为线索,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墨竹及其主人的赞赏以及对艺术的沉醉。
临昏细雨如撒沙,城中官府已散衙。
空林古寺叶满地,墙角仅见山茶花。
系舟未稳促沽酒,布帘尚曳河西家。
老僧开门振高木,宿鸟续续翻鸱鸦。
松寮竹榻古且静,人影凌乱灯含葩。
殷勤小行颇展敬,酾酒莫及先烹茶。
更添香炷侑清啜,坐久不觉蒲牢挝。
三杯破冻聊尔耳,俗虑脱臆如人爬。
浮生岁月聚散过,抚事感老徒兴嗟。
净方频来亦夙契,敢惜片语偿烟霞。
清苕达宜兴,道湖已成算。
仆夫却告难,风浪卒莫玩。
劝我陟山麓,正尔免忧患。
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断。
譬山行见湖,昏昏只浩瀚。
何如行湖中,坐见山秀烂。
仆尚请决筮,得《需》利在彖。
毅然促飞橹,猛进不复懦。
探穴有虎子,履险获奇观。
出浦即会胜,列障拥一岸。
遥思揽吴香,妄意觅仙幔。
群耸西若监,巨浸东罔畔。
天谓湖太淫,设此似按摊。
云涛日冲撞,石趾力抵捍。
输嬴各无能,两垒对楚汉。
我行锋镝间,便以老命判。
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
始有舟楫虞,尽被山破散。
山亦有情状,要我绮语赞。
气聚势则附,形散脉复贯。
远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换。
虽静有动机,万态纷变乱。
虬龙徐蜿蜒,狮猊悍奔窜。
夷突各不一,大小略相半。
正展芙蓉屏,横亘苍玉案。
晴縠绉日光,莫熨锦绣段。
金庭与玉柱,远弄波影粲。
历眼四十程,续续青不断。
平生诧传闻,信美非谩谰。
修辞聊梗概,归忆庶可按。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见吴香诸山喜而有作》【明·沈周】清苕达宜兴,道湖已成算。仆夫却告难,风浪卒莫玩。劝我陟山麓,正尔免忧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断。譬山行见湖,昏昏只浩瀚。何如行湖中,坐见山秀烂。仆尚请决筮,得《需》利在彖。毅然促飞橹,猛进不复懦。探穴有虎子,履险获奇观。出浦即会胜,列障拥一岸。遥思揽吴香,妄意觅仙幔。群耸西若监,巨浸东罔畔。天谓湖太淫,设此似按摊。云涛日冲撞,石趾力抵捍。输嬴各无能,两垒对楚汉。我行锋镝间,便以老命判。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始有舟楫虞,尽被山破散。山亦有情状,要我绮语赞。气聚势则附,形散脉复贯。远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换。虽静有动机,万态纷变乱。虬龙徐蜿蜒,狮猊悍奔窜。夷突各不一,大小略相半。正展芙蓉屏,横亘苍玉案。晴縠绉日光,莫熨锦绣段。金庭与玉柱,远弄波影粲。历眼四十程,续续青不断。平生诧传闻,信美非谩谰。修辞聊梗概,归忆庶可按。
https://shici.929r.com/shici/t2vQEL.html
惠山怪我昨径去,归来欲登却作雨。
湿云隔眼失高翠,掉头不顾真巢父。
愿治笠屐往慰谢,众虑沾濡吾莫沮。
我言惠不在天上,行不畏难当至耳。
呼童挈榼客乃从,一段奇踪自伊始。
西湖山色奇空濛,当与此山移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