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洞霄》
《初入洞霄》全文
宋 / 倪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踏雪来游大涤宫,缘崖一一访仙踪。

回环九锁银为阙,峭拔千山玉作峰。

冰柱高垂泉带石,珠幢整立桧兼松。

清寒入骨非人境,知在云霄第几重。

(0)
注释
大涤宫:道教宫观。
仙踪:仙人的踪迹,指神话或道教中的仙人。
银为阙:形容宫殿的门楼银白色,显得华丽。
峭拔:形容山峰陡峭挺拔。
玉作峰:比喻山峰洁白如玉。
冰柱:冬季形成的冰柱。
珠幢:指装饰有珠宝的华盖。
清寒:清凉且寒冷。
非人境:超凡脱俗的地方,非人间世界。
云霄:天空的最高处,常用来象征仙境。
翻译
踏着雪花游览大涤宫,沿着山崖逐一探寻仙人的足迹。
曲折回环的九重门楼如银铸成,陡峭峻拔的山峰像是用玉雕琢。
冰柱高悬,泉水环绕着石头,晶莹的宝珠般的华盖直立,桧树和松树相伴左右。
这里的清冷深入骨髓,仿佛不是人间,我想知道它究竟位于云霄的第几层深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倪思的《初入洞霄》,描绘了作者踏雪游历大涤宫(道教名胜)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踏雪来游大涤宫”点明了季节和游踪,接下来的“缘崖一一访仙踪”表达了对仙人遗迹的探寻之意。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宫内的景象:“回环九锁银为阙”,形容宫殿的壮观与银装素裹;“峭拔千山玉作峰”,则以玉比喻山峰的峻峭,展现了冬季景色的晶莹剔透。

“冰柱高垂泉带石,珠幢整立桧兼松”进一步刻画了宫内外的自然景观,冰柱倒挂,泉水石间流淌,如珠幢般挺立的桧松更增添了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清寒入骨非人境,知在云霄第几重”表达了诗人对这超凡脱俗之地的感受,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不知身处云霄之上几重天。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冰雪覆盖的洞霄宫中,感受到其清寒而神秘的韵味。

作者介绍
倪思

倪思
朝代:宋

(1147—1220)湖州归安人,字正甫,号齐斋。倪称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五年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学博士、将作监。光宗时累官礼部侍郎。宁宗初历任内外官,皆为言者论罢。后召还,试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论言多切直,以忤韩侂胄,予祠。侂胄死,复召,历礼部尚书。又以忤史弥远,出知镇江府,移福州,寻镌职而罢。有《齐山甲乙稿》、《经锄堂杂志》、《班马异同》等。
猜你喜欢

辘轳金井.自题小影

细生何爱,倚庐中、写出半身秋影。

石瘦松癯,换年时吟鬓,风柯莫静。

恨佳日、过时思永。薄暮投怀,依依底似,堂前光景。

垂髫旧踪怕省。痛人间路仄,霄宇秋迥。

半老孤儿,减雄豪心性。孱躯似病。

更惘惘、古愁难整。向晓乌啼,呼娘不见,泪谈帏冷。

(0)

百字令.乙未七月十八感赋,是日亡妇五十生日也

哀蝉正咽,掩虚堂、又陨霜前衰叶。

小簟轻衾眠未得,况复嫩凉时节。

楚魄难招,吴趋莫问,陈迹如烟灭。

沧桑尘事,梦回争忍重说。

百岁能几光阴,断肠分手,两度听啼鴂。

锦瑟华年休更数,可奈冰弦都折。

蓟北云孤,淮南草暗,回首成骚屑。

潘郎老矣,鬓丝今又将雪。

(0)

琐窗寒·其一题美冠夫人遗箑,为幼莲赋

有客寻秋,尘封镜槛,怨棠休茜。

团团似月,怀袖当年曾见。

展银笺、千叠冶云,旧题俊句珠网罥。

怕双栖江表,空帘吊梦,妒他新燕。

画图视我,算露晚星初,半遮人面。

残纨剩楮,赢得韦郎肠断。

掩瑶笙、碧城旧游,夜凉鹤背归太晚。

奈并刀、不剪柔情,宛转萦似茧。

(0)

江南好

春去也,极目更何堪。

日落孤帆天样远,荒坡冷驿柳毵毵。离思满江南。

(0)

徵招.题空帏鉴月图,同漱泉赋

酒醒香断眠还起,依依那时怀抱。

素魄尚笼烟,奈修箫人杳。倚寒镫晕小。

算虚幌、泪痕犹照。独下閒阶,满身梧影,絮虫声悄。

换了。一分秋,凄凉意,纷如乱云难扫。

幽梦已无凭,又疏星沈晓。暗尘惊渐老。

怕孤馆、不禁重到。碧天峭、过尽南鸿,问寄愁多少。

(0)

减字木兰花.粥叟遁庸两词丈以玉照见赐,余方游西湖,摄得一影,归即以奉报,并媵小词

投来双璧。交到忘年情不隔。泰日桥边。

二叟皤然望若仙。须眉老丑。带得西湖清气否。

寄与诗翁。可许灵犀一点通。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