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著轩窗高著台,池荷亦任傍欹梅。
薰风香里花饶笑,急雨声中翠作堆。
倒影当窗从戏舞,捲筒排日醉徊徘。
元公一点无言意,不用穷搜向九垓。
矮著轩窗高著台,池荷亦任傍欹梅。
薰风香里花饶笑,急雨声中翠作堆。
倒影当窗从戏舞,捲筒排日醉徊徘。
元公一点无言意,不用穷搜向九垓。
这首诗描绘了书堂周围荷塘的生动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塘的自然之美。诗人通过“矮著轩窗高著台”开篇,巧妙地将书堂与荷塘的位置关系融入画面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接着,“池荷亦任傍欹梅”一句,不仅描绘了荷叶与梅花相依的和谐场景,也暗示了荷塘的自然生长状态,充满了生机与自由。
“薰风香里花饶笑,急雨声中翠作堆”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荷花在微风中的轻盈姿态与雨中翠绿的荷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通过“香”与“笑”、“声”与“堆”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色彩感,使读者仿佛能闻到花香,听到雨声,感受到荷塘的生机勃勃。
“倒影当窗从戏舞,捲筒排日醉徊徘”则进一步描绘了荷塘的动态美,荷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窗前起舞,而荷塘中的水波则如同卷筒一般,映照着日光,呈现出醉人的景象。这两句通过“戏舞”、“捲筒”、“醉徊徘”等词语,赋予了荷塘以生命,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灵动与和谐。
最后,“元公一点无言意,不用穷搜向九垓”两句,以元公(可能指古代的隐士或哲学家)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认为无需过多的言语去描述或解释这种美,因为自然本身就已经足够丰富、深邃,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和探索。整首诗通过对荷塘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