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树莫容姑恶栖,尔何怨姑犹怒啼。
人家有儿亦有妇,不愿使闻如尔妻。
有树莫容姑恶栖,尔何怨姑犹怒啼。
人家有儿亦有妇,不愿使闻如尔妻。
这首诗以“打姑恶二首(其一)”为题,出自明代诗人董纪之手。诗中通过描述对“姑恶”这一鸟类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庭和谐与社会伦理的深刻洞察。
首句“有树莫容姑恶栖”,诗人以“姑恶”这一鸟名开篇,暗示了其叫声常被人们认为是不祥之兆,预示着家庭中的纷争或不和。接着,“尔何怨姑犹怒啼”,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姑恶鸟叫声的不解,似乎在问:为什么你(姑恶)要如此愤怒地鸣叫?这不仅是对鸟的直接询问,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隐喻,暗示了人类社会中某些人因不满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和行为。
后两句“人家有儿亦有妇,不愿使闻如尔妻”,诗人进一步将视角转向人类社会,指出在任何家庭中,都有父母、子女以及夫妻之间的关系。他强调,人们都不愿意让这样的不和谐之声传入家中,如同不愿意让姑恶的叫声影响家庭的安宁。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物行为与人类社会的行为进行了类比,旨在提醒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保持和谐,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怨恨。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通过对比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和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