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其二》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乘月入秋山,月午山蹊静。

森森松竹林,夹道散疏影。

阴风留暗壑,白露蒙朝岭。

耿耿村鸡鸣,坐感单衣冷。

(0)
翻译
趁着月光进入秋日的山中,月光正中时分山中小径格外宁静。
茂密的松竹林在道路两旁稀疏地投下光影。
阴冷的风吹过幽深的山谷,清晨的露水覆盖了山顶。
明亮的村庄鸡鸣声此起彼伏,坐着都能感受到夜晚的寒意。
注释
乘月:趁着月光。
秋山:秋日的山。
月午:月光正中时分。
山蹊:山中小径。
森森:茂密的样子。
松竹林:松竹树林。
夹道:道路两旁。
散疏影:稀疏地投下光影。
阴风:阴冷的风。
暗壑:幽深的山谷。
白露:清晨的露水。
朝岭:山顶。
耿耿:明亮的样子。
村鸡鸣:村庄的鸡鸣声。
单衣:单薄的衣服。
冷:寒冷。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山中月夜景象的诗句。诗人借乘月而行,体验秋山之静谧与美丽。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松竹林立,树影散布于道路两旁,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野图画。阴风在幽深的谷壑间留恋不去,而白露则覆盖着朝向阳光的山岭,显示了秋天湿冷的气候特征。

诗中还透露出时间的推移,村中的鸡鸣声此起彼伏,提醒着夜已深沉。诗人独坐感受,身穿单衣,却感到寒意,凸显出秋夜的凉爽与孤寂。此情此景,使人不禁思考生活的简单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总体而言,这些诗句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美景深刻的观察,展现了宋代诗人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

仲月霜气严,朝来厚如雪。

鸿雁各南飞,羽毛将恐折。

征途履以足,侵骨寒于铁。

得罪此为轻,君恩大欢悦。

(0)

送李逢原

祢衡负其才,沉没鹦鹉洲。

李白负其才,飘落沧江头。

后亦多效此,才薄空羁囚。

文章本济时,反不能自周。

吾尝戒吾曹,慎勿异尔流。

臧仓毁孟轲,桓魋迫圣丘。

虽云推之天,未免皇皇求。

吾今重子学,无力荐公侯。

行当思吾言,非教子佞柔。

(0)

送许州知录王殿丞

霜花如鹄毛,万里点枯槁。

晓入蓬池道,寒侵苏合袍。

重来社栎长,旧寄里门高。

去事黄丞相,无辞执板劳。

(0)

送刘职方知汾州

西河风俗厚,尚翅古所闻。

子夏有遗庙,干木有遗坟。

太守下车日,当先此二君。

不必汾水上,秋风看雁群。

(0)

叙两会事戏寄刁景纯学士

东家红梅开出墙,墙西女儿学新妆。

春风引客白日长,天河绿水浮鸳鸯。

摘花赠渠到渠处,更问鸳鸯寄声去。

昨日吴郎坐上时,袖中小字鸳鸯付。

酒虽入唇不能醉,醉得人心是朝暮。

朝愁衾枕旧薰香,暮愁霰雪飘如絮。

听他双韵舞伊州,舞彻夭妍不转头。

众人笑语曾不语,肠作车轮一万周。

屈节请还无甚愧,当时麈尾自驱牛。

(0)

画真来嵩

广陵太守欧阳公,令尔画我憔悴容。

便传髣髴在缣素,只欠劲直藏心胸。

与我货布不肯受,此之医卜曾非庸。

公今许尔此一节,尔只丹青其亦逢。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