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事农家得,凉风野老存。
秫田供伏腊,茅屋长儿孙。
客至惊奇服,人来对瓦盆。
此间堪小筑,傍水启柴门。
乐事农家得,凉风野老存。
秫田供伏腊,茅屋长儿孙。
客至惊奇服,人来对瓦盆。
此间堪小筑,傍水启柴门。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生活的恬静与满足,以及乡村淳朴的人情味。首句“乐事农家得”直接点明了主题,农人的快乐来自于平凡而实在的生活。接着,“凉风野老存”一句,通过凉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岁月的悠长和生活的宁静。
“秫田供伏腊”,秫田是种植高粱的地方,高粱是制作酒的原料,这里借以表达农人通过辛勤劳动,不仅养活了自己,还能在节日或祭祀时有所余粮。“茅屋长儿孙”,茅屋是简陋的农舍,但在这里却成了儿孙成长的乐园,体现了农人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客至惊奇服,人来对瓦盆”,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的淳朴民风。客人来访,农人以最真诚的态度接待,即使是简单的瓦盆也能成为招待客人的器具,这背后蕴含的是主人的热情好客和生活态度的朴实无华。
最后,“此间堪小筑,傍水启柴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建造一个小屋,远离尘嚣,亲近自然,开启一扇柴门,过上简单而自由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农家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自然、淳朴生活的赞美。
地压坤方重,官兼宪府雄。
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
山水衙门外,旌旗艛艓中。
大夫应绝席,诗酒与谁同。
朔风吹城白日低,登楼四望怀惨悽。
排空战寂万枯树,树树上著寒鸦啼。
寒鸦初来半天黑,同云作阵风附翼。
飘萧散落林冈头,倪迂画点米颠笔。
此鸟亦如雁随阳,哀声前后感词客。
有枝相借群依依,无巢可投转恻恻。
三两稍集空櫩端,告我日暮天且寒。
无衣无褐欲卒岁,顿袖相对空长叹。
旧巢同辈苦相傲,占得五更金井阑。
泰山隆隆,作镇于东。有如配林,在淮之阴。
厥庙维严,厥貌维肖。斯民奉之,是为别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