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飘零十二秋,不堪今倚夕阳楼。
壮怀空掷班超笔,久客谁怜季子裘。
瘴雨蛮烟朝暮景,平芜野草古今愁。
酣歌欲尽登高兴,强把黄花插满头。
万里飘零十二秋,不堪今倚夕阳楼。
壮怀空掷班超笔,久客谁怜季子裘。
瘴雨蛮烟朝暮景,平芜野草古今愁。
酣歌欲尽登高兴,强把黄花插满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重阳节对远方家国的深切怀念和对个人英雄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以"万里飘零十二秋"开篇,表达了长久的漂泊生活与深沉的秋意给心灵带来的孤独感。"不堪今倚夕阳楼"则是说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站在夕阳下的楼台上,心中的不堪承受之情。
接着,"壮怀空掷班超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壮志豪情,但这一切都如同班超的笔下英雄事迹一般,只能在纸上谈兵,无从施展。"久客谁怜季子裘"则是说自己长时间身处异乡,谁又会怜悯我这份寒冷,如同古时季布的羊裘一样。
"瘴雨蛮烟朝暮景"写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荒凉景象,瘴雨和蛮烟交织在朝夕之间,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平芜野草古今愁"则是通过对周遭环境的观察,触发了诗人对于古往今来无尽忧愁的情感。
最后,"酣歌欲尽登高兴"表达了即便是在酒力将尽之时,也仍旧有着攀登高峰的激情。"强把黄花插满头"则是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像用黄花装点满头一样,即便是勉强也要表达出内心的不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在困顿中坚持自我、不忘初心的精神状态。
访溪翁隐处,浑不减、辋川西。
指花下吟袖,松间昼壁,名笔交题。
经行向来坊陌,蔼茂林、修竹与云齐。
丹*遗基彷佛,墨池流水凄迷。
青藜。
乘兴蹋春泥。
仙路入桃蹊。
叹前辈风流,故家文物,往梦难提。
那能九原重起,向三生石上纵挥犀。
回首不胜魂断,夕阳芳草萋萋。
暮云起。
苕溪上,画桡荡漾春水。
道人烟浪里。
信笔赋诗,千古无此。
吴头楚尾。
问旧日、陶朱邻里。
撷得江蓠寄远,向天角歇孤帆,且行行休矣。
吟倚。
柳阴傍晚,花期暗数,芳事今余几。
旧游难屈指。
化鹤归来,依然城市。
纷纭闹紫。
岂不羡、山林宫徵。
更约吟船共舣。
剩判得,落残花,欺行李。
水边寒色。
又怎禁傍晚,一声长笛。
废苑日斜,玉蕊疏疏未*摘。
回首江南旧梦,何处觅、黄昏诗笔。
纵近日、雪满西泠,谁解为移席。
萧瑟。
更幽寂。
记驻马断桥,顿觉愁积。
倚风暗泣。
离黍残碑尚追忆。
绝艳无人管领,潮自落、吴山横碧。
便想像、风景好,可能再得。
红尘海里,好风光谁有。
输与沧浪钓竿手。
信翩然、一苇目断空蒙,烟草外、历历楚云湘岫。
谩随春浪去,路人桃源,肯为繁华暂回首。
岁晚若归来,纵鸥鹭忘机,莫系缆、汉南杨柳。
好乘兴、凌风访蓬莱,为说与麻姑,海桑依旧。
芙蓉秋水绿,河桥畔、驻马落霞明。
念苏小昼楼,蠹侵花简,谢娘朱户,香冷银屏。
怅犹记浔江留夜客,滕阁醉诗宾。
驿上信音,美人迟暮,雁边城郭,霜气凄清。
潘郎愁多少,伤情处,无柰两鬓星星。
江路晚风,三叠长是愁听。
纵彩笔殷勤,近来无准,昼阑缥缈,一向谁凭。
何处笛声哀怨,幽梦难成。
正愁怕、曲江云尽。
转首隋堤,尚留芳景。
客路相逢,满身香影动离恨。
绿窗深窈,浑不寄、天涯信。
暗忆那回时,向马足车轮,长是随趁。
问春心何在,一点沾泥无准。
潘郎怕老,又禁得、雪添双鬓。
怅日暮、静掩长门,且频嘱、东风休紧。
谩犹记章台,帘卷日长人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