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扉觅路野花薰,未至招提意已欣。
月相金容常自印,昔时今日杳难分。
目穷远近吟中景,足蹑寻常望里云。
记取夏山初过雨,绿螺如滴倚斜曛。
岩扉觅路野花薰,未至招提意已欣。
月相金容常自印,昔时今日杳难分。
目穷远近吟中景,足蹑寻常望里云。
记取夏山初过雨,绿螺如滴倚斜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法海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岩扉觅路野花薰”,生动地展现了寻访寺庙途中,野花香气扑鼻的情景,暗示着旅程的清新与美好。接着,“未至招提意已欣”表达了诗人虽未到达寺庙,但心中已充满期待和喜悦,体现了对禅宗精神的向往。
“月相金容常自印,昔时今日杳难分”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金色的面容,暗示时间的流转与不变的禅理,表达出对永恒与瞬间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悟。“目穷远近吟中景,足蹑寻常望里云”则描绘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情景,通过“目穷”与“足蹑”的对比,展现了心灵与自然的深度交融。
最后,“记取夏山初过雨,绿螺如滴倚斜曛”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雨后夏日山林的清新景象,绿色如同螺壳般点缀在斜阳下,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出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
帝籍国南郊,于亩画沟澻。
仲月土膏动,穜稑种在器。
诹日冕朱纮,乘辇驾苍驷。
登坛礼先农,秉耒率有位。
冒橛三推勤,终亩庶人亟。
仓禀可望盈,粢盛庶能备。
劳酒及黄冠,赐玉先绿綟。
青鸾合嘉奏,铜雀应丰岁。
幸从甸师来,免叹周南滞。
小臣思归耕,愿毕东皋税。
秋风吹飞蓬,忽复天一涯。
君起巴渝舞,我为巴渝歌。
阆中古渝水,賨民万馀家。
扶义从汉王,中原定山河。
蹈厉矛弩间,猛锐不可加。
茄下朱鹭飞,巴渝乐如何。
雍梁延万里,膏田沃且多。
至今珥双流,华阳郁嵯峨。
楚材挺明牧,表之岷与嶓。
江汉先炳灵,讴者能中和。
前绥促往驾,祇役毋蹉跎。
君其茂嘉猷,泽洽巴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