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贼起何暴,数州俄见残。
杀人空骨乱,闻者为心寒。
世治官军怯,城孤守吏难。
天兵何日到,泪眼望长安。
凶贼起何暴,数州俄见残。
杀人空骨乱,闻者为心寒。
世治官军怯,城孤守吏难。
天兵何日到,泪眼望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恐怖与绝望,以及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开篇“凶贼起何暴,数州俄见残”以强烈的谴责和震惊之情,揭示了战争的突然爆发及其对无辜民众生活的毁灭性影响。“杀人空骨乱,闻者为心寒”进一步渲染了战场上的血腥与恐怖,让读者感同身受,心生寒意。接着,“世治官军怯,城孤守吏难”则反映了在和平时期军队的懈怠与战时守城官员的艰难处境,暗示了战争准备不足和防御体系的脆弱。最后,“天兵何日到,泪眼望长安”表达了人民对于救援的迫切期待和对和平家园的向往,展现了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正义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现实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平与正义的强烈追求。它不仅是一幅战争的悲惨画卷,更是对人性光辉和社会理想的深情赞歌。
沅陵金氏子,赋性孝且良。
双亲介眉寿,鹤发垂高堂。
定省从朝夕,甘旨勤持将。
孝心深自慰,亲颜喜且扬。
朅来縻好爵,南北成参商。
屺岵屡登陟,云树遥瞻望。
恨臂不羽翰,飞去亲之旁。
于兹发遐想,潸然雨泪滂。
亲兮幸无恙,寿考殊康强。
会看衣锦归,戏舞斑斓裳。
忠孝两难尽,百世传遗芳。
谱系宗文献,家声振里闾。
危楼偏壮丽,乔木自扶疏。
嗣守先人学,相传百世书。
绝胜扬子宅,端似邺侯居。
汗简藏科斗,芸香落蠹鱼。
牙签悬万轴,华扁耀通衢。
拄颊曦光淡,燃藜夜色虚。
竹风青幔卷,松雾綵毫濡。
燕集情何限,登临庆有馀。
自遭陵谷变,因感岁年徂。
堂构虽非昔,书香喜胜初。
文溪有遗墨,宝爱重璠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