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日脚到天涯,十里平山戴晚霞。
疑是千虹蟠绛阙,频移光景入仙家。
雨馀日脚到天涯,十里平山戴晚霞。
疑是千虹蟠绛阙,频移光景入仙家。
这首诗描绘的是雨后傍晚的美景。"雨馀日脚到天涯",形象地写出雨后的阳光洒满天际,犹如日脚延伸至远方,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十里平山戴晚霞",则展现了十里范围内连绵起伏的山峦被绚丽的晚霞映照,景色如画,富有诗意。
诗人接下来的想象更为奇特:"疑是千虹蟠绛阙",将晚霞比作千条彩虹盘绕在宫殿(绛阙)之上,赋予了自然景象神话般的色彩,显得瑰丽壮观。"频移光景入仙家",表达了诗人对这梦幻般景色的留恋,仿佛光影在不断变幻,引领人进入仙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奇幻的雨后傍晚景象,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向往之情。郑清之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
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
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坡。
无何,何处有,银潢尽处,天女停梭。
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
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
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湖中水暖鱼吹絮,湖边花发莺啼树。
吴宫花草久成尘,瞥见吴宫双玉墓。
双玉复双玉,玉貌皆婵嫣。
白鹤解舞影化烟,各有冤愤沈黄泉。
才人解惜婵娟子,瘗玉埋香访遗阯。
绣襦甲帐写真形,如向黄泉重唤起。
君不见玉波荡漾双莲冷,当年队长无留影。
又不见施夷光、郑修明,馆娃宫圮屣廊尽,苏台空有苔花生。
玉人如玉年娇小,争似婷婷双玉好。
《离骚》哀怨为招魂,应有碧云来缥缈。
雀扇铢衣好画图,千秋金粉重三吴。
回首兰因吊花影,黛湖何似美人湖。
《青黛湖上吊吴宫双玉祠墓双玉者阖闾女胜玉夫差女紫玉也墓久失陈颐道先生为营抔土鹤涧之西并建词塑像勒文于石青黛湖虎丘后山湖名当即女坟湖也》【清·吴藻】湖中水暖鱼吹絮,湖边花发莺啼树。吴宫花草久成尘,瞥见吴宫双玉墓。双玉复双玉,玉貌皆婵嫣。白鹤解舞影化烟,各有冤愤沈黄泉。才人解惜婵娟子,瘗玉埋香访遗阯。绣襦甲帐写真形,如向黄泉重唤起。君不见玉波荡漾双莲冷,当年队长无留影。又不见施夷光、郑修明,馆娃宫圮屣廊尽,苏台空有苔花生。玉人如玉年娇小,争似婷婷双玉好。《离骚》哀怨为招魂,应有碧云来缥缈。雀扇铢衣好画图,千秋金粉重三吴。回首兰因吊花影,黛湖何似美人湖。
https://shici.929r.com/shici/bbhepFEHxe.html
雨抹荷池,添艳了、闹红稠绿。
更带着、牵鱼藻鉴,浮波凫玉。
榴朵辞枝焚碧藓,蝉声送远翻新曲。
向幽轩、一枕梦惊回,风敲竹。丝雨霁,轻凉足;
残照短,纤红续。渐云遮津口,烟黏山麓。
凉月照人心似水,此身拟向清虚蹴。
记广寒、庭畔素衣中,曾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