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午吟·其十七》
《戊午吟·其十七》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言行须从拟议成,不从拟议失权衡。

拟言本自三缄慎,议动繇于百炼精。

率意岂真为率性,争先或恐是争名。

须知变化方为易,变化原从拟议生。

(0)
鉴赏

此诗《戊午吟(其十七)》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言语行动与内心修养之间的关系。

首句“言行须从拟议成,不从拟议失权衡”,开篇即点明了言语行动应当基于深思熟虑,而非随心所欲。强调了在表达之前进行审慎考虑的重要性,避免因仓促而产生的不当行为。

接着,“拟言本自三缄慎,议动繇于百炼精”进一步阐述了言语的谨慎与行动的坚定。三缄慎言意味着在开口前要三思而后行,确保话语的恰当与得体;议动百炼精则强调了行动前的深思熟虑与反复斟酌,确保行动的正确与有效。

“率意岂真为率性,争先或恐是争名”则深入探讨了人性中的冲动与追求。率意往往并非真正的率性,而是情绪的冲动;争先可能并非出于内在的追求,而是为了名利的争夺。这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应关注内心的真正需求,而非外在的虚荣与功利。

最后,“须知变化方为易,变化原从拟议生”总结了全文的核心思想。变化是自然规律,也是个人成长与进步的必然过程。而这一变化的产生,正是源于前期的深思熟虑与精心准备。通过不断的思考与规划,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实现自我超越。

综上所述,《戊午吟(其十七)》以深邃的哲理,引导读者在言语行动中注重思考与规划,追求内心的真正需求,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送黄义庵还闽

半生宦辙接清游,前是苏州后越州。

桃李满门閒即乐,江湖驰阙远还忧。

别愁晚浦闻鸣雁,归趣晴沙对懒鸥。

试问六平旧同馆,白头林下几人休。

(0)

望罗浮次提学潘孔修行台壁间韵

四百峰头长是春,登临未暇愧尘轮。

芙蓉朵朵霞光粲,梅树重重月色新。

翠羽有情啼觉梦,丹砂无路觅通神。

后游直欲跻金璧,渺海凌霄快我人。

(0)

除夜宿建安行台与同寅滕吉甫同年杨恒叔话别

桑梓未离千里远,年华又逐一宵除。

客心滴碎灯前雨,乡梦啼残柏上乌。

终古功名垂宇宙,半生踪迹遍江湖。

多君二仲能相慰,醉和阳关击唾壶。

(0)

茶洋别行人何继善同乃弟继周之任

聚散真成水上萍,沙头立马望双旌。

皇华载喜兼常?,伐木那堪续渭城。

几处梅花寒腊尽,数程桑梓暮云横。

一觞且醉车傍酒,桂岭燕都万里情。

(0)

赓嘉定二教林克清见寄

光华上国展初观,野水晴山柰别难。

宦海偏逢乡曲好,黄堂祗似泮宫寒。

诗将写景肠犹涩,酒欲开怀量未宽。

一岁相过无两度,清风明月付谁看。

(0)

月夜闻琵琶声有感

悲悲切切复凄凄,况是昭君怨里词。

安得西风加着力,一宵吹送汉宫知。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