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扫蚕今欲茧时,无朝无暮雨垂垂。
渔家长价蓑衣贵,种户流涎麦饭迟。
跬步过从难跋涉,等閒脱著系安危。
肉芝石髓身中有,可向山灵遽朵颐。
初扫蚕今欲茧时,无朝无暮雨垂垂。
渔家长价蓑衣贵,种户流涎麦饭迟。
跬步过从难跋涉,等閒脱著系安危。
肉芝石髓身中有,可向山灵遽朵颐。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农村景象。"初扫蚕今欲茧时",表明时间已经来到桑叶即将变硬之际,蚕豆要开始形成茧,这是季节更迭的自然写照。
"无朝无暮雨垂垂",形容连绵不断的细雨,没有白天黑夜之分,雨水如丝线一般纷纷扬扬,营造出一种淡淡哀愁的情调。这种雨不仅影响了农事,也让人感到时间的模糊和生活的艰辛。
"渔家长价蓑衣贵"一句,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渔(渔民)家中的蓑(一种用草编织而成的简易遮阳工具)衣服价格不菲,这或许是因为材料稀缺或市场需求所致。
"种户流涎麦饭迟"则写出了农户在等待麦子成熟,然而因雨水连绵带来的湿冷可能导致了麦子发酵,饭食变得迟缓,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摹,也反映出农民生活的艰难。
"跬步过从难跋涉"一句,通过形容诗人行走在泥泞中困难重重,传达了外出不易和内心的沉重感受。"等閒脱著系安危"则是说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在观望时机,等待着解脱自己于困境之中。
最后两句"肉芝石髓身中有,可向山灵遽朵颐",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神灵的敬仰和祈求。在身体内有如美味食物般的宝贵药材——肉芝(一种名贵药材),同时也希望能够向山中的神灵展示自己的清廉,以期待得到它们的庇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刻体验。
夙慕司勋诗,常怀黄鹤楼。
太白尚难企,我辈何须游?
客行楚越遥,楼下停归舟。
乘闲携我友,登高豁远眸。
霭霭俯万瓦,喧喧属两州。
云绕大别山,春生鹦鹉洲。
喜见嶓汉导,来会岷江流。
舳舻被波面,帆樯如林稠。
慨彼名利奔,岂暇今古愁?
危搆何代创,名迹几回留。
昔人焉知我,千载空悠悠。
有句不必题,倚槛歌相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