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疏日射房栊晓,碧树初闻子规鸟。
惊回残梦了无欢,惨切春愁破清悄。
独宿何曾下绣帏,宁劳劝我不如归。
莺花烂熳江南道,好向游人醉处啼。
交疏日射房栊晓,碧树初闻子规鸟。
惊回残梦了无欢,惨切春愁破清悄。
独宿何曾下绣帏,宁劳劝我不如归。
莺花烂熳江南道,好向游人醉处啼。
这首明代孙蕡的《闺中闻子规》描绘了一幅清晨闺房的画面。首句“交疏日射房栊晓”写出了光线透过稀疏的窗棂,洒进闺房,透露出清晨的宁静。接着,“碧树初闻子规鸟”以碧绿的树木衬托出子规鸟的啼鸣,子规的叫声在春天里显得尤为凄婉。
诗人通过“惊回残梦了无欢,惨切春愁破清悄”表达了主人公被子规声惊醒后的内心感受,梦中的欢乐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春愁,使得原本清静的早晨更加寂静悲凉。接下来,“独宿何曾下绣帏,宁劳劝我不如归”揭示了女子独处闺中,无人陪伴,连劝慰都无人给予,只能自我安慰不如早日回家的情景。
最后两句“莺花烂熳江南道,好向游人醉处啼”,以江南春色的美好反衬闺中人的孤独,子规鸟似乎在江南繁华的花丛中尽情啼叫,仿佛在向那些游人诉说她的哀愁,增添了无限的离别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女子在春日清晨听到子规啼鸣后的孤寂与愁绪,展现了明代闺怨诗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