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云津书院为刘敔县博》
《题云津书院为刘敔县博》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西江何处是云津,分得匡庐白鹿春。

庭草易沈先辈迹,书香仍继后来人。

品题山水谁留谶,变化云龙自有神。

珍重斯文今日意,篇诗聊复写吾真。

(0)
鉴赏

这首明代林光所作的《题云津书院为刘敔县博》诗,描绘了对云津书院的景仰与赞美之情。诗中以“西江”开篇,引出云津书院所在之地的神秘与宁静,仿佛是连接天地的云水之津。接着,“分得匡庐白鹿春”,巧妙地将云津书院与庐山(匡庐)相联系,赋予其清雅脱俗的气息,如同白鹿在春天的山林间悠然漫步。

“庭草易沈先辈迹,书香仍继后来人”两句,既是对云津书院历史文化的肯定,也是对其传承精神的颂扬。庭草虽易被岁月掩盖,但先贤的足迹却永远铭记;而书院的书香,则延续至今,滋养着后来者的心灵。这种传承与延续,正是教育与文化的力量所在。

“品题山水谁留谶,变化云龙自有神”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云津书院的思考。这里的“品题山水”不仅指自然景观的欣赏,更暗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探寻。而“变化云龙自有神”则寓意着书院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如同云龙般变幻莫测,却又充满生机与活力。

最后,“珍重斯文今日意,篇诗聊复写吾真”表达了诗人对云津书院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的深深敬意。在今日,诗人通过一篇诗作,试图捕捉并表达出书院精神的真谛,这不仅是对过往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云津书院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八声甘州·笑钗符

笑钗符、恰正带宜男。
还将寿花簪。
早风薰竹醉,松凉鹤健,午坐存庵。
三十六峰玉立,隔尘听玄谈。
何似人难老,三十才三。
闻得天边好语,第一流人物,偏重江南。
满玻璃春绿,十载受棠甘。
青青鬓、尽堪图画,趁紫岩、年纪作枢参。
却归宴、瑶池未晚,荷日红酣。

(0)

摸鱼儿·问庐陵

问庐陵、米作何价。
棠阴又绿今夏。
活人手段依然在,独乐园中司马。
初度也。
算几处篝香,手额你多谢。
风亭月榭。
尽隐橘观棋,折荷筒酒,花竹秀而野。
阶庭树,满目鱼鱼雅雅。
千金难买清暇。
纷纷征榷尘如梦,谁有似公闲者。
天怎舍。
趁绿鬓朱颜,须入凌烟画。
海天不夜。
管岁岁安期,采蒲为寿,高宴碧桃下。

(0)

烛影摇红·郢雪歌高

郢雪歌高,天教鹤子参鸣和。
薰风旌节瑞华□,光动垂弧左。
早是烟楼撞破。
更明珠、重添一颗。
镜容中夜,摩顶欣然,石麟天堕。
未羡眉山,两峰儿子中峰我。
推贤世世珥金貂,何况阴功大。
欲写弄獐书贺。
愧无功、难消玉果。
摩挲老眼,曾识英雄,试啼则个。

(0)

好事近·桃脸破初寒

桃脸破初寒,笑问刘郎前度。
为说正元朝上,缥缈午桥午。
百年方半日来多,且醉且吟去。
须信剑南万首,胜侯封千户。

(0)

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

色养从予季,全忠付伯兮。
一心陵事汉,数语贾兴刘。
海岭太多幸,崦嵫日遽西。
犹怜兼国命,鸾诰湿金泥。

(0)

挽唐如晦二首

法护何妨短,元龙故自豪。
交情如水淡,义气与秋高。
贫不沾三釜,年方见二毛。
魂兮如可返,痛饮读离骚。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