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辞荣禄去,莫遣慧心灰。
笔自梦中得,句从天外来。
文章原负俗,明圣不需才。
今日白头别,何时青眼回。
已辞荣禄去,莫遣慧心灰。
笔自梦中得,句从天外来。
文章原负俗,明圣不需才。
今日白头别,何时青眼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对汪士元参军归隐四明山的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放弃官场荣华、回归自然生活的赞赏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智慧与才华的肯定。
首联“已辞荣禄去,莫遣慧心灰”,开篇即点明了汪士元辞官归隐的主题,同时鼓励他不要让智慧的心灵因外界的尘嚣而消沉,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智慧。
颔联“笔自梦中得,句从天外来”,赞美汪士元的创作灵感源自内心深处的梦境与宇宙的启示,暗示其作品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颈联“文章原负俗,明圣不需才”,指出文章的价值在于能够超越世俗的偏见,真正的智慧与圣贤并不依赖于外在的才华,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高于物质与形式。
尾联“今日白头别,何时青眼回”,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期待重逢的深情,预示着虽然暂时分离,但友情如同青眼一般,终将再次明亮,寓意深厚的友谊不会因时间与空间的阻隔而淡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对自然、智慧与友谊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衡山扶舆气,终古未尝疏。
一派最清淑,盘薄郴阳庐。
庐中复何有,异畜三世书。
司空更奇逸,指南载轻车。
筑堂破万轴,俨艺良圃蔬。
春苗与冬实,一息根裔俱。
上保金玉德,次恢帝王图。
修辞具三立,匪道将焉如。
灵根只种神仙国,误落飞邮溷灵液。
南山紫雾澹方晴,百匝高阴觑新色。
铁桥道人一亩宫,珊瑚十丈鸡冠红。
鹾台小树味亦浅,可惜不比南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