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重忧多两鬓斑,十年长梦赤城山。
何时得似净名子,漱石眠云恣意閒。
责重忧多两鬓斑,十年长梦赤城山。
何时得似净名子,漱石眠云恣意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元绛的作品,名为《送梵才大师归天台》。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梵才大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出家的艰辛和境界的赞美。
"责重忧多两鬓斑"表达了大师历经风霜,身心承受着重担与忧虑,而这一切都刻画在他两鬓的白发上。"十年长梦赤城山"则是对梵才大师修行之地——赤城山的一种理想化描述,表明诗人认为大师在那里的修炼是一场长久而美好的梦境。
"何时得似净名子"中,"净名子"很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净名宗,即专注于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派。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梵才大师能够达到这种高尚境界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一句"漱石眠云恣意閒"描绘了一幅梵才大师在山中安详入睡,头枕岩石,身卧云端,心态自如、悠闲自得的景象。这里的"恣意閒"意味着大师对生活的超然和从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梵才大师修行生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出家人的崇高精神境界的赞美,以及对其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心态的向往。
渺云间天淡,离别意、一消魂。
忆金缕珠喉,冰弦玉笋,明月幽人。
风流旧家心事,指南山、松柏托殷勤。
烟草夕阳别浦,梨花暮雨重门。
浪凭归梦觅行云。
肠断几黄昏。
甚百种凄凉,一般寂寞,两地平分。
多情料应有语,道卿卿、不惜锁窗春。
为谢倩桃风柳,不禁鞍马红尘。
淡春阴如雾,酿春雨、洒春城。
便罗绮风柔,园林气暖,巷陌尘轻。
鳌山顿成潇洒,恰上元过也罢烧灯。
到处柳金梅雪,一时水绿山青。
午窗梦断破微晴。
蓦听卖花声。
忆北苑寻芳,南园载酒,节近清明。
韶华向人如旧,莫青春行乐负平生。
说与东君知道,先迎舞燕歌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