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愚逢世难,寂寞对春光。
马首初停策,莺声不度墙。
避人疑画地,念乱戒垂堂。
何计乘桴去,悠然一水长。
迂愚逢世难,寂寞对春光。
马首初停策,莺声不度墙。
避人疑画地,念乱戒垂堂。
何计乘桴去,悠然一水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世事艰难,内心孤独寂寥的情境。首句“迂愚逢世难”,点明了诗人身处逆境,不谙世事却不得不面对困难的处境。接着“寂寞对春光”一句,以乐景衬哀情,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而诗人却感到无比的孤寂和落寞。
“马首初停策,莺声不度墙”,写出了诗人暂时停下奔波的脚步,倾听窗外黄莺的啼鸣,但这些自然界的美好声音似乎也无法穿透内心的隔阂,无法带来真正的慰藉。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生机与内心的寂寥形成鲜明对比。
“避人疑画地,念乱戒垂堂”,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心理状态。诗人仿佛在逃避现实,如同在画中行走,不敢触碰真实的生活。同时,“念乱戒垂堂”出自《左传》,原意是告诫人们在混乱时要谨慎行事,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担忧和自我警醒。
最后,“何计乘桴去,悠然一水长”,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寻找一片宁静之地的愿望。然而,这仅仅是诗人的理想化想象,实际上实现起来却极为困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天意欲为雨,川云出相望。
明时揽俊乂,所立固无方。
少小讽二南,美此江汉乡。
猥当兴能职,首辟较艺场。
群儒悦宽简,浩荡出文章。
方观纵壑鱼,忽作抟风翔。
此去升礼闱,旋当对殿廊。
忠言动明主,家国有辉光。
审斋先生世稀有,曾是金陵一耆旧。
万卷胸中星斗文,百篇笔下龙蛇走。
渊源更擅麟史长,碑版肯居鳄文后。
倚马常摧鏖战场,脱腕难供扫愁帚。
中州文献儒一门,异县萍蓬家百口。
恨极黄杨厄闰年,閒却玉堂挥翰手。
夜光乾没世称屈,远枳卑栖价低售。
漂摇何地著此翁,忘忧夜醉长沙酒。
岂无厚禄故人来,为办草堂留野叟。
嗟余亦是可怜人,惭愧阿戎惊白首。
一灯续得审斋光,多少达人为裔胄。
眷予憔悴五峰下,频寄篇来复相寿。
年来事事淋过灰,尚有诗情閒情窦。
有时信笔不自置,忆起居家吕窠臼。
审斋乐府似花间,何必老夫疥篇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