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当哭,把琅玕击折、珊瑚敲碎。
悔不当初多弄戟,领取中郎都尉。
鹊印累累,蝉冠岌岌,忍见人皆醉。
雕龙何益,算功名偶然遂。
等閒付与儿曹,三旌已矣,返我屠羊肆。
吴下秋风归去好,饱啖菰羹鲈鲙。
病藉神君,巧资天女,无计祛穷鬼。
夜珠休探,怕骊龙未成睡。
长歌当哭,把琅玕击折、珊瑚敲碎。
悔不当初多弄戟,领取中郎都尉。
鹊印累累,蝉冠岌岌,忍见人皆醉。
雕龙何益,算功名偶然遂。
等閒付与儿曹,三旌已矣,返我屠羊肆。
吴下秋风归去好,饱啖菰羹鲈鲙。
病藉神君,巧资天女,无计祛穷鬼。
夜珠休探,怕骊龙未成睡。
这首《念奴娇·长歌》是清代词人彭孙遹所作,词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慨。
开篇“长歌当哭”,以长歌来代替哭泣,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接着“把琅玕击折、珊瑚敲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琅玕和珊瑚象征着美好与珍贵的事物,击折与敲碎则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的破碎与毁灭,引出下文的反思与悔恨。
“悔不当初多弄戟,领取中郎都尉”两句,词人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后悔没有在年轻时更加努力,争取到更高的地位与权力。“鹊印累累,蝉冠岌岌”描绘了官场上的权势与地位,而“忍见人皆醉”则表达了词人对世态炎凉、人们沉迷于权力与物质的不满与愤怒。
“雕龙何益,算功名偶然遂”两句,词人反思自己的功名之路,认为雕龙刻字并无实际意义,真正的成功往往是偶然的机遇。“等闲付与儿曹,三旌已矣,返我屠羊肆”表达了词人将功名与权力交付给后辈,自己却选择回归平凡的生活,不再追求世俗的荣华。
“吴下秋风归去好,饱啖菰羹鲈鲙”两句,词人想象自己回到故乡,享受着家乡的美食,过着简单而满足的生活。“病藉神君,巧资天女,无计祛穷鬼”表达了词人希望借助神灵的力量摆脱贫困的愿望,但又无奈地认识到这不过是徒劳。
最后,“夜珠休探,怕骊龙未成睡”两句,以夜明珠和骊龙为喻,表达了词人对财富与权力的畏惧,担心一旦触碰就会引来更大的灾祸。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与悔恨,也有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更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平静。彭孙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清代士人的复杂心态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