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荒田,出荒田,信手拈来颗颗圆。横三千,竖三千。
虽曰眼底空花,直是明白洞然。
入荒田,出荒田,信手拈来颗颗圆。横三千,竖三千。
虽曰眼底空花,直是明白洞然。
这首诗名为《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九十一)》,作者为宋代的佛教僧人释普度。诗的内容描述了在田野中随意捡拾到的作物,可能是稻谷或豆类,它们一颗颗饱满圆润。诗人通过“横三千,竖三千”的描绘,强调数量众多,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丰富和自然的慷慨。
"虽曰眼底空花",这里的“空花”通常在佛教中象征幻象或短暂的事物,诗人说这些看似丰富的作物只是眼前的一时之景,如同虚幻的花朵。然而,“直是明白洞然”,他强调尽管表面看是如此,但诗人内心对生活的理解却是透彻明了,认识到这些都是生活的真实和必然。
整首诗以日常农事为切入点,寓含了对世间事物无常与实相的深刻洞察,体现了禅宗的修行态度和生活智慧。
舟行出京口,夜宿丹阳县。
严风吹港曲,河冰白如练。
寒侵肌粟生,光耀目花眩。
连艘若胶缀,两宿冒霜霰。
素历行路难,辛勤敢辞怨。
敲冰望吕城,日倒气微转。
明旦春阳回,吾道复堪羡。
小人散阴霾,君子履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