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言.香芸·其十六十二文》
《放言.香芸·其十六十二文》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天下皆兵甲,谁怜杨子云。

桃花迷古渡,湘水吊天君。

补阙勿忘柳,荣身焉用文。

人才多借面,练要植香芸。

(0)
鉴赏

这首诗《放言·香芸(其十六)十二文》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天下皆兵甲,谁怜杨子云”,开篇即以“天下皆兵甲”描绘出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紧接着以反问“谁怜杨子云”引出对文人命运的关切,形成强烈对比,凸显了在动荡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孤独与无奈。

“桃花迷古渡,湘水吊天君”,这两句运用自然景物来营造氛围,桃花的迷离与古渡的荒凉,湘水的悠悠与对古代君王的凭吊,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补阙勿忘柳,荣身焉用文”,这里以“补阙勿忘柳”暗喻在艰难时局中,不应忘记那些曾经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强调了人情的重要性;“荣身焉用文”则表达了对文采是否能真正带来个人荣耀的反思,揭示了在复杂社会中的生存之道可能并不完全依赖于才华。

“人才多借面,练要植香芸”,最后一联进一步探讨了人才与社会的关系,指出在社会中,人才往往需要借助各种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而真正的修养和能力,如同香芸般,需要内在的培养和积累。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也是对个人成长路径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人性以及个人命运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雨夜怀虚碧

共有烟霞疾,襟期江海分。

故人年老别,寒雨夜深闻。

地肺潜通岳,峨眉秀拂云。

何时负笈去,稽首五千文。

(0)

句·其六

奉使南游多好景。

(0)

句·其八

二三千客里成事,七十四人中少年。

(0)

霜天晓角·其五和赵教授韵

新词唱彻。字字珠玑屑。

更有张颠草圣,何止是、成双绝。金粟如霏雪。

扫地为芳席。且令诸公一笑,怕明夜、无此月。

(0)

十三四用喜雪韵四首·其四

雪边好景说涵虚,欲往从之掣簿书。

王道平平须有象,皇风浩浩恐无初。

举遮正恐渠难耐,罢扫缘忧彼作疏。

翠浪黄云来岁事,已应痴望到毚狙。

(0)

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其三

仕历四千石,官联六尚书。

耕无田二顷,居无宅一区。

余岂不念子,皇皇事田庐。

多藏损其志,厚殖益尔愚。

贫乃好消息,此言诚不迂。

子官视庾氏,俸廪颇有馀。

疏花会结果,小水长通渠。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