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景衰残尔我同,断云落日已辞公。
伤怀问疾虚青简,无计招魂向碧穹。
辽海燕山总春梦,惠音良晤失佳翁。
痛君洒尽平生泪,淮水无情日夜东。
暮景衰残尔我同,断云落日已辞公。
伤怀问疾虚青简,无计招魂向碧穹。
辽海燕山总春梦,惠音良晤失佳翁。
痛君洒尽平生泪,淮水无情日夜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赵完璧所作的《哭黄海野妹丈三首(其三)》中的第三首,以错前韵的形式表达对亡故妹丈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与不舍。
首句“暮景衰残尔我同”,描绘出一种共同面对生命老去的感慨,将诗人与逝者置于同一情境之下,强调了共有的人生体验。接着,“断云落日已辞公”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逝者已离世,与世长辞,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伤怀问疾虚青简,无计招魂向碧穹”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悲痛。青简在这里象征记录生命的文书,而“问疾”则暗示了对逝者病痛的关切与无奈。诗人试图通过“招魂”这一传统仪式来唤回逝者,但面对“碧穹”的广阔与不可逾越的距离,这种努力显得徒劳无功,表达了诗人无法挽回逝者命运的绝望与悲伤。
“辽海燕山总春梦,惠音良晤失佳翁”两句,通过辽阔的地理空间和美好的梦境,反衬出现实中的分离与失去。辽海燕山代表了遥远的距离,而“春梦”则暗示了对逝者美好回忆的怀念。然而,正是这些美好的回忆与现实的分离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遗憾。
最后,“痛君洒尽平生泪,淮水无情日夜东”两句,以淮水日夜东流的形象,比喻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诗人对逝者的无尽哀悼。泪水象征着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与哀痛,而淮水的“无情”则强化了时间不可逆转的残酷性,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永远的怀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故妹丈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生死、亲情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昔年严大夫,偶来急迁谪。
我本麋鹿姿,得此已自适。
乘闲陟上方,遍寻唐人石。
岂期当三伏,一天云四幕。
快哉风时来,万籁相呼吸。
雨余禾麻润,是山皆喜色。
一杯倾晚饮,绿瓜间朱实。
是非不到耳,休厌山城寂。
树影抹横烟,角声暗落日。
长江去不返,况此百年客。
企首老玉仟,白发何由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