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黄鹂能却妒,临溪且采茵陈。
文园能聘茂陵人。君心难问取,我见也怜生。
今日秦淮相接处,当年桃树桃根。
门前流水记前因。曼陀花下影,同拜绣幢身。
不辨黄鹂能却妒,临溪且采茵陈。
文园能聘茂陵人。君心难问取,我见也怜生。
今日秦淮相接处,当年桃树桃根。
门前流水记前因。曼陀花下影,同拜绣幢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而略带感伤的画面。首句“不辨黄鹂能却妒”,以黄鹂比喻诗人对美的敏感和嫉妒之情,暗示了诗人对才情出众者的欣赏中带有自我反思。接下来,“临溪且采茵陈”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溪边采摘药草的场景,流露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文园能聘茂陵人”引用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文园)与卓文君的故事,暗指诗人对于才子佳人的向往,但又感叹自己难以如司马相如般吸引人才。“君心难问取,我见也怜生”表达了诗人对某人心中的复杂情感,既有仰慕又有自知之明的怜惜。
后半部分,“今日秦淮相接处,当年桃树桃根”将地点转向秦淮河畔,提及过去的桃树与桃根,可能寓言着一段过往的情感纠葛。最后两句“门前流水记前因。曼陀花下影,同拜绣幢身”,通过门前流水和曼陀花的意象,回忆起昔日共同的经历,以及曾经的誓言或承诺,但如今只剩下花影和回忆,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追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细腻,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才情、情感和历史的感慨,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