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理之常,何须与辨别。
安静以俟之,百毁自消灭。
声华赫赫者,反被青蝇涅。
明珠莫暗投,按剑机先设。
不疑信洁己,盗金谤盈帙。
马援南征返,薏苡冤莫雪。
唯有塞上翁,失马忘言说。
见定物不摇,无忧亦无悦。
毁誉理之常,何须与辨别。
安静以俟之,百毁自消灭。
声华赫赫者,反被青蝇涅。
明珠莫暗投,按剑机先设。
不疑信洁己,盗金谤盈帙。
马援南征返,薏苡冤莫雪。
唯有塞上翁,失马忘言说。
见定物不摇,无忧亦无悦。
这首诗《感咏二十首(其十二)》由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
首句“毁誉理之常,何须与辨别”,开篇即点明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赞誉与诋毁是常态,无需过分在意或辩解。接着,“安静以俟之,百毁自消灭”进一步强调了面对外界评价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让时间去证明一切,负面的影响自然会消散。
“声华赫赫者,反被青蝇涅”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名声显赫的人反而容易受到小人的诽谤和攻击,如同苍蝇在花蜜上留下污点。这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现象的讽刺,也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不为虚名所累。
“明珠莫暗投,按剑机先设”则告诫人们在面对诱惑或不公时,要像珍视明珠一样珍惜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提前做好应对策略,防患于未然。
“不疑信洁己,盗金谤盈帙”通过对比,指出那些坚信自己清白的人,反而可能遭受无端的指责和诽谤,强调了道德和正义在现实中的脆弱性。
“马援南征返,薏苡冤莫雪”引用历史典故,讲述汉代名将马援因误解而遭受冤屈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公正与真相在复杂政治环境下的不易得。
最后,“唯有塞上翁,失马忘言说”引用塞翁失马的故事,寓意在面对人生起伏时,保持豁达的心态,不为得失所困。而“见定物不摇,无忧亦无悦”则总结了全诗主旨,鼓励人们在面对世事时,保持内心的坚定和平静,既不因忧虑而烦恼,也不因快乐而忘形。
整首诗以深刻的哲理、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公正等主题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
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种藕百馀根,高荷才四叶。
飐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
不学著水荃,一生长怗怗。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岩,不觉质自轻。
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
端坐运虚轮,转彼玄中经。
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
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