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月溶溶花映绿。琴底离愁,叶落相思曲。
频整罗裳檀钮束。碧纱明灭红膏烛。
玉漏声声催夜促。斗帐莲钩,半挂鸾绡幅。
倚枕梦成风晓触。翠屏斜景窗前竹。
澹月溶溶花映绿。琴底离愁,叶落相思曲。
频整罗裳檀钮束。碧纱明灭红膏烛。
玉漏声声催夜促。斗帐莲钩,半挂鸾绡幅。
倚枕梦成风晓触。翠屏斜景窗前竹。
这首清代词人吴琪的《蝶恋花·怀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澹月溶溶花映绿",月色朦胧,花朵在绿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春意。"琴底离愁,叶落相思曲",通过琴声和落叶,传递出离别后的相思之情,旋律中蕴含着无尽的愁绪。
"频整罗裳檀钮束",女子频繁整理衣裳,暗示她内心的烦躁不安,檀香纽扣的细节也增添了闺房的温馨与寂寞。"碧纱明灭红膏烛",透过碧绿的纱帘,红色的蜡烛忽明忽暗,更显夜晚的漫长和孤独。
"玉漏声声催夜促",夜晚的滴漏声不断催促时间流逝,加重了主人公的焦虑。"斗帐莲钩,半挂鸾绡幅",精致的床帐和半垂的绣帷,透露出闺房的奢华与空寂。"倚枕梦成风晓触",她在梦中被清晨的微风吹醒,梦境与现实的交替更添惆怅。
最后,"翠屏斜景窗前竹"以窗外竹影摇曳,映照出翠绿的屏风和斜照的阳光,画面凄美,寓意着时光流转,春光易逝,更添怀春之人的无尽思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怀春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
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
翠尊共款。
听艳歌、郎意先感。
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无限。
风流疏散。
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
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
乱红万点。
怅断魂、烟水遥远。
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天寒白马渡,落日山阳村。
是时无霜雪,万时砚奔奔。
外旃吹已爱,内纩冰不温。
吹马马欲倒,吹笠任飞翻。
不见行路人,但见草木蕃。
忽看野烧起,大焰烧乾坤。
声如震雷震,势若江湖吞。
虎豹走散乱,麋鹿不足言,夜投野店宿,无壁亦无门。
此行值三厄,幸得躯命存。
明发见老姊,斗酒为招魂。
濠梁四无山,坡陀亘长野。
吾披紫茸毡,纵饮面微赭。
自矜意气豪,敢骑雪中马。
行行逆风去,初迹略沾洒。
疾风吹大片,忽或乱飘瓦。
侧身当其冲,丝鞚袖中把。
重围万箭急,驰突更叱咤。
酒力不支吾,数里进一斝。
燎茅烘湿衣,客有见留者。
裴回望神州,沉叹英雄寡。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
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
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
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