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接神,肸蚃恍惚。求神以诚,荐诚以物。
有藉斯玉,有篚斯币。是用荐陈,昭兹精意。
馨香接神,肸蚃恍惚。求神以诚,荐诚以物。
有藉斯玉,有篚斯币。是用荐陈,昭兹精意。
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古代的一首祭祀诗,展现了当时人民虔诚祈求神灵保佑的信仰和仪式。"馨香接神,肸蚃恍惚"一句,描绘了一种迷离恍惚、香气缭绕的情景,表明祭品已经准备就绪,可以感召神灵降临。"求神以诚,荐诚以物"则强调了祭祀时必须持之以诚的心态,以及通过具体的祭品来表达这种诚意。
"有藉斯玉,有篚斯币"进一步说明了祭品的丰富和精美,其中“藉”、“篚”都可能指的是盛放祭品的器具,而“斯玉”、“斯币”则代表了高贵的玉石与金属货币,显示出对神灵的尊崇。
最后,“是用荐陈,昭兹精意”表达了通过这些精心准备的祭品来展现人们内心最为真挚的敬意。整段文字体现了一种庄重、隆重且充满敬畏之心的祭祀氛围。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颇具古典文学的韵味,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使得每一句都紧扣主题,既有形象的描绘,又透露出深厚的情感和信仰。
深耕易耨寸田中。
看真个英雄。
夜来犹上星台望,全不厌、水绿云红。
便是清交素友,频相视、笑晴空。
玉阶瑶甃翠重重。
带萱草葱葱。
流霞尽饮何辞醉,更休数、尘里千锺。
晓夜朝元去也,怎忍舍、大夫松。
庵前桃李春争开,雪里见花惟有梅。
莫谓枝梢有分别,根本自异非人栽。
屡赏中秋月,山堂亦怅哉。
暂居行百日,常觉近三台。
大木声深夜,修篁荫静阶。
倘非能自度,何以见归来。
虚心劲节争萧散。
无冬夏、钩阑侧畔。
霜风雪色沈沈晚。
残不了、细枝纤干。
情中意里尘沙恨。
试与聆、弦歌急慢。
无嫌青翠开青眼。
相看似、太原家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