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耕田正闵农,夜来好雨一犁通。
相近可是须群望,陟降元来即上穹。
击壤何曾知帝力,观风谁与达天聪。
见他东作思南墅,愁杀江南桑苧翁。
车水耕田正闵农,夜来好雨一犁通。
相近可是须群望,陟降元来即上穹。
击壤何曾知帝力,观风谁与达天聪。
见他东作思南墅,愁杀江南桑苧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农耕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车水耕田正闵农,夜来好雨一犁通。" 这两句诗描绘了初春时节,农民正在进行春耕的景象。车水是指春天农田中的积水,闵农则是勤劳的农夫。夜来的好雨为土地带来了滋润,一犁即可深入土中,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相近可是须群望,陟降元来即上穹。"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期待。在田间劳作时,农夫们相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这种等待和观察不仅是为了耕作,也寄托着对天气变化的关注。而“陟降元来即上穹”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山谷中水流汇聚,形成小溪再流入河中的自然景观。
"击壤何曾知帝力,观风谁与达天聪。"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反问,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击壤,即用锄头敲打土壤,是一种农业劳作。在这里,诗人借此来赞美自然界的伟力,以及人类无法完全理解天地间微妙变化之聪慧。
"见他东作思南墅,愁杀江南桑苧翁。"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遥远地方的怀念和关切。诗人看到别处的耕作景象,不禁想起自己家乡的田园生活,对那些正在劳作的人充满了同情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春耕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尊重,以及对土地和自然界深厚的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哲思,体现了诗人的情操与智慧。
芜城惹赋,金谷迷香,梦里旧游暗引。
飙轮掣电,逝水回澜,犹写落花馀韵。
记衰音、撩乱萦弦,琴心因谁绝轸。
半摺吟笺,箧底尘封重认。
还又仙都小寄,波腻风柔,琐窗人静。
云鬓荡影,缟袂兜春,沾遍杏烟樱粉。
最无端、艳冶年光,付与愁围病枕。
问怎把、永昼恹恹,艰难消尽。
记嬉春酒醒,有绝代、秾华初识。
怨风正狂,残妆欹翠羃。
零落谁惜,越见丰姿好,晓来清露,浥袖痕都湿。
强扶倭堕终无力,愁乱丝垂,红凝泪滴。
凄惶几回凭立,尽芳阑叩遍,幽恨无迹。
流光虚掷,又天涯远隔。往事如残梦,难再觅。
东园渐入丛碧,听杜鹃啼后,断无消息。
乘风愿、早输归翼。
空瘦损、去住春心应自,悔逢倾国。
轻阴乞、漫相云色。剩爇天、一寸寒香炷,成灰拚得。
江岸飞满流莺,甚催春归去,些儿容易。
都是寻常闲院落,日暖昏沉沉地。
春已无踪,玉人不管,一枕春眠腻。
空阶蝴蝶,两三飞过深翠。
正是故国归来,男儿也有几点伤心泪。
曾与寒梅期后约,辜负月中霜里。
记得深闺,那时帘底,悄影扶轻醉。
小栏红烛,照人愁坐无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