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平湖秋感》
《高阳台.平湖秋感》全文
清 / 吕采芝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败叶凝黄,枯芦减碧,长堤已是秋深。

无限凄凉,扁舟独倚纱棂。

湖广一片清如画,对愁颜、倍觉销魂。

叹年来、瘦骨支离,照影分明。

寒蛩不用吟衰草,纵哀吟百遍,谁解怜卿。

天阔云低,孤鸿共我南征。

青衫非是江州湿,掩啼痕、别有伤心。

任凭它、冷月澄辉,难證前身。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平湖秋感》由清代诗人吕采芝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平湖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深深的忧郁与感慨。

首先,“败叶凝黄,枯芦减碧,长堤已是秋深。”开篇即以败叶、枯芦、长堤等意象,勾勒出秋天的萧瑟与寂寥。黄叶、枯芦、深秋的长堤,无一不透露着季节更替的痕迹和生命的凋零感。

接着,“无限凄凉,扁舟独倚纱棂。”诗人通过“无限凄凉”四字,直接点明了内心的悲凉之情。扁舟独倚,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仿佛在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背景下,独自面对着无尽的哀愁。

“湖广一片清如画,对愁颜、倍觉销魂。”湖面广阔而清澈,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但面对此景,诗人的愁容却更加深重,似乎这美景反而加剧了内心的痛苦。

“叹年来、瘦骨支离,照影分明。”诗人感叹自己年岁的增长,身体的消瘦,镜中的倒影清晰可见,既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描述,也是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

“寒蛩不用吟衰草,纵哀吟百遍,谁解怜卿。”寒蛩(蟋蟀)在衰草中哀鸣,即便再哀伤地吟唱百遍,又有谁能理解它的悲凉呢?这里借寒蛩的哀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人理解的悲哀。

“天阔云低,孤鸿共我南征。”广阔的天空下,低垂的云朵间,一只孤雁正与诗人一同向南飞行。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共鸣,以及在孤独旅程中寻求慰藉的心境。

“青衫非是江州湿,掩啼痕、别有伤心。”青衫并非因江州之湿而湿透,而是掩藏了泪水,别有一番伤心。这里的“江州湿”典故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更为复杂和深刻。

最后,“任凭它、冷月澄辉,难證前身。”即使面对着清冷的月光,也无法证明自己的前生。这句话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问,以及对过去无法挽回的遗憾。

综上所述,《高阳台·平湖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平湖时的深深忧郁与感慨,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吕采芝
朝代:清

江苏阳湖人,字寿华。赵镛谟妻。早寡。工诗词。有《幽竹斋诗》、《秋笳词》。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一

十载江关鬓己皤,而今对酒又如何?

欢娱时少恨时多。

入梦相思犹宛转,当楼此意总蹉跎,未须一棒待人呵。

(0)

调笑集句·其七吴娘

无处。难轻诉。锦瑟华年谁与度。黄昏更下潇潇雨。

况是青春将暮。花虽无语莺能语。来道曾逢郎否。

(0)

梦游蜀道

左担鸟路春云鲜,朅来挺辔飞岑颠。

栈阁关门不容幰,前旌已见临清川。

清川流水如碧玉,疑是汉江鸭头绿。

哀丝别管逐风流,骅骝蹀躞空山曲。

青泥百折度孤城,犹有故时津吏迎。

舍舟释骑著芒屩,黄冠道士前吹笙。

两崖洼寥不见底,杳然足下流松声。

导我方丈谒三祖,授简为作升天行。

五年前走荒山道,正际泸西初动兵。

虎咆穷岩鬼啸野,妻拿系累僮仆惊。

今来拂衣谢荣利,洞壑閒云舒我情。

梦回风潮振灵海,似有鸾鹤空中鸣。

(0)

舟人言泛海不见飞鸟则渐至大洋,盖水禽陆栖也

天无鸿雁水无鸥,烟雨茫茫我即浮。

已识功名如嚼蜡,逍遥偶逐大鹏游。

(0)

除夕书怀

酒脯今宵列绮筵,祭诗醉灶不遑眠。

亲朋索写宜春帖,儿女争求压岁钱。

痛饮每贻邻里笑,浪吟偏惹姓名传。

回头顿觉前非悟,明日吾生又一年!

(0)

寄怀郑香谷主政

闻说康成在,干戈苦未休。

离情分一水,别恨满孤舟。

入梦怜衰老,阂心定去留。

思君今夕泪,随梦向东流。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