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屑出穴风,挥霍见日雪。
飕飕无久摇,皎皎几时洁。
未觉泮春冰,已复谢秋节。
空对尺素迁,独视寸阴灭。
否桑未易系,泰茅难重拔。
桑茅迭生运,语默寄前哲。
骚屑出穴风,挥霍见日雪。
飕飕无久摇,皎皎几时洁。
未觉泮春冰,已复谢秋节。
空对尺素迁,独视寸阴灭。
否桑未易系,泰茅难重拔。
桑茅迭生运,语默寄前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骚屑出穴风,挥霍见日雪"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寒风凛冽、雪花纷飞的冬日景色,其中“骚屑”一词形容风声,颇为生动;"飕飕无久摇,皎皎几时洁"则是对树木在风中摇曳和积雪的描写,表现了秋去冬至之际自然界的肃杀与纯净。
"未觉泮春冰,已复谢秋节"诗人通过季节更替的观察,感叹时光易逝,春意虽未完全消散,但秋天的景象已经渐渐远去。"空对尺素迁,独视寸阴灭"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感到孤独与哀愁。
"否桑未易系,泰茅难重拔"两句中,“否桑”指的是桑树不容易绑缚,“泰茅”则是草木茂盛难以拔除。这两句话象征着人生困境和奋斗过程的艰辛。最后一句“桑茅迭生运,语默寄前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规律的思考,以及对先贤智慧的缅怀。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万象更新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哲思。
穹崖之上,层峰之巅,神光夜半光烛天。
山僧梦里忽惊起,有物坠地声填然。
峰头巨石似开劈,鬼物散走如飙旋。
山僧晓见不敢取,有客识之为雷斧,持归摩挲色苍古。
匣中往往出云气,窗外时时起风雨。
吾闻阴阳之气相搏为雷霆,变化翕欻常杳冥。
非若革鼍考击之为声,不知此斧何从形。
乃是比干之心,朱云之舌。
一片忠愤气,蟠郁天地閒。
千载长不灭,造化为炉巧镕结。
嗟哉指佞之草不复生,群奸睚眦纷纵横。
大弓宝玉争窃取,岂惧鬼责并天刑。
我欲乘云朝帝所,大叫天关排九虎。
乞将此斧借小臣,叩头问天天更许。
黯黯离筵夕照收,江城羌笛起边愁。
念君此去三千里,何处关山是楚州。
君不见深闺有女礼自防,心事炯然并秋霜。
江头日日望夫婿,愿身成石立道傍。
人传其下多风雨,天地默与之低昂。
灵犀一点磨不尽,历岁既远名独香。
因思万物皆归寓,独许顽质加冠裳。
刻形肖貌此何态,俨然如在端而庄。
惜哉愚俗竟莫儗,翁媪同处天一方。
呜呼翁媪计虽得,胡不为柱支明堂。
夜来雨足半篙水,西湖荷花纷锦绮。
扁舟载酒作清游,香入衣襟风缓起。
西湖之景天下无,万句千言空满纸。
山依华屋屋依山,湖光渺渺相回环。
因思古人比西子,又见今人比贤士。
东坡诗句脱尘凡,不比今人较形似。
今时亦自有诗人,毫端无穷契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