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桂子入新图,柳七才名莫浪呼。
且擘荔支消夏去,风光占住小西湖。
荷花桂子入新图,柳七才名莫浪呼。
且擘荔支消夏去,风光占住小西湖。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富春山水画册中的一幅生动画面。荷花与桂花相映成趣,点缀在新绘的画卷上,不仅增添了自然的香气,也赋予了画面以生机与活力。诗人巧妙地将“柳七”这一典故融入其中,既是对才子柳永的赞誉,也是对画中人物才情的隐喻。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以一句“且擘荔支消夏去”,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炎炎夏日中的一份清凉与甜美——品尝荔枝。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画中场景的丰富与细腻。
最后,“风光占住小西湖”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点,更表达了对小西湖美景的赞美与留恋。小西湖作为画卷中的焦点,不仅承载着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对自然、生活与情感的深刻洞察与表达。
嘉定之间,公壮我少。意气尽同,岂但同调。
众誇蝇声,而出蚓窍。一唱十和,抚掌称妙。
公独雄浑,间见奇峭。如行空麟,如追风骠。
拥絮曦檐,炀袍夜燎。俄聚忽散,人事难料。
遥睇吴云,夐绝闽徼。每得尺书,恍陪色笑。
龙钟出岭,只影自吊。回思岁月,真过野烧。
偻指旧游,半堕缥渺。叫公不应,一灯谁绍。
铢香后时,幸毋我诮。飞锡何之,山深猿啸。
公家中朝第一人,一门兄弟皆朱轮。
公材吏能固无敌,笔端亦自回千钧。
我生不识平津阁,晚识老监犹绝伦。
长松阅世傲云壑,万牛回首山嶙峋。
清都梦断薄冠冕,三生髣髴贺季真。
岿然灵光独殿鲁,闲似商皓深避秦。
园林阴成钟鼓乐,风波不骇鸥鹭驯。
千卷赐书善和宅,万金买石平泉春。
古来此事总输公,六环金带何足珍。
封胡岁岁捧寿樽,蟠桃积核齐昆崙。
三脚驴子弄蹄行,步步相随不相到。
树头惊起双双鱼,拈来一老一不老。
为怜松竹引清风,其柰出门便是草。
因唤檀郎识得渠,大机大用都推倒。
烧香勘證见根源,粪埽堆头拾得宝。
丛林浩浩谩商量,劝君莫谤先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