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三首·其一》
《杂诗三首·其一》全文
魏晋 / 傅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摄衣步前庭,仰观南雁翔。

玄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

清风何飘遥,微月出西方。

繁星衣青天,列宿自成行。

蝉鸣高树间,野鸟号东厢。

纤云时仿佛,渥露沾我裳。

良时无停景,北斗忽低昂。

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霜。

落叶随风摧,一绝如流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志士与愁人的不同心境,以及夜晚庭院中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对比鲜明,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状态:志士因时间紧迫而感到珍惜,愁人则因漫长的夜晚而感到忧愁。接着,“摄衣步前庭,仰观南雁翔”描绘了主人公在庭院中漫步,抬头仰望南飞的大雁,这一动作既表现了人物的孤独与思考,也暗示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玄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中,“玄景”可能指月亮或星辰,随着人物的移动而变化,而“流响”则是远处传来的声响,最终消失在空荡的房间内,营造了一种寂静与孤独的氛围。接下来,“清风何飘遥,微月出西方”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清风轻拂,微月从西方升起,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与美感。

“繁星衣青天,列宿自成行”将繁星比作穿行于青天之上的衣裳,形象地展示了星空的壮丽与秩序之美。“蝉鸣高树间,野鸟号东厢”则通过生动的音响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纤云时仿佛,渥露沾我裳”描绘了云朵的变幻与露水的降临,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良时无停景,北斗忽低昂”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宇宙的广阔无垠。“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霜”则预示了季节的转换,表达了对寒冷即将到来的担忧。“落叶随风摧,一绝如流光”以落叶随风飘落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作者介绍
傅玄

傅玄
朝代:魏晋   字:休奕   籍贯:北地郡泥阳(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   生辰:217~278年

傅玄(217年—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人。西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傅燮之孙、傅干之子。傅玄幼年随父逃难河南。专心经学,性格刚劲亮直。初举孝廉,太尉辟,都不至。州里举其为秀才,除郎中。后参安东、卫将军军事,转温县令,再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任内颇为称职,曾数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五等制建立后,傅玄封鹑觚男。司马炎为晋王,以傅玄为散骑常侍。
猜你喜欢

珠明寺

侯王无遗殿,城阙满斜曛。

巀嵲何年寺,荒凉隔市氛。

林光浮宿雨,钟响动高云。

寮静僧初散,庭閒草自薰。

(0)

赠陈明府丈文述四章·其三

意气夙凌铄,才誉走无胫。

卮醽吸月魄,佩剑炯潭影。

青莲幻掌指,妙香发俄顷。

葩羽入镂刻,湖山助明靓。

中年隐薄宦,相治挈枢领。

导渠泄上源,量地辟芜町。

惜哉汗血骥,枥轭缚难逞。

西风横汉来,朱凤去高迥。

濯笛九湘上,振衣五峰顶。

(0)

钱清江晓望

薄云洒江雨,宿气纠重阴。

长天少晴色,春半如秋深。

荒荒列遥岫,破碎无密林。

游风阻暄象,悽鸟争繁音。

客子伫佳眄,寂坐神与愔。

良辰任天弃,往悦但意寻。

搴蘋溯前渚,倚棹聊独吟。

(0)

拊缶歌当行路难十五章·其八

人为刀俎我鱼肉,春申难求毋望福。

睢阳灌婴起贩缯,弊席为门非僇辱。

挥刀睨天愁云开,飞鹰逐鹞溟州来。

溟州无垠亿万里,狂流濞澎沈蓬莱。

丈夫纬繣复轁轲,中路晨饥谁饭我?

用之为虎弃为鼠,西望秦关足牢裹。

佯狂髡首无人怜,劝君归赎柴桑田。

(0)

夜坐吟二章示内子·其二

君年廿一为我妇,弱体持家苦身手。

君今年已三十三,报女劳心亦何有?

布衾如铁曾无温,十年九腊吾出门。

出门归来看女袖,旧泪痕添新泪痕。

吁嗟乎,出门愁别,在家愁食。

但愿东风迟迟来,东风来时春草碧,又要他乡作行客。

(0)

客怀诗三章示别金广文士奎厉山人志陈明经福熙茂才登熙昆季·其一

仰见天汉碧,俯见海水黄。

谁怜志士心,逼入千里霜。

穷行足未跛,与世讥踉跄。

落叶淤朽潭,安用青绠长?

苍苔一尺壁,削面成大荒。

欲抚在几琴,惧为悲风凉。

万塍告秋穫,雨足龙何骧。

抱卷栖牖中,厉此精力强。

精力亦难恃,旅食鸿方翔。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