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骑过徒骇,禹功犹可稽。
由来大事举,艰致众心齐。
故道难循旧,秋霖藉泄低。
益惭三度往,劼毖议防堤。
策骑过徒骇,禹功犹可稽。
由来大事举,艰致众心齐。
故道难循旧,秋霖藉泄低。
益惭三度往,劼毖议防堤。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主题围绕着对徒骇河的考察与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以及对历史传统道路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面对自然环境变化时,人们在治理河流、防洪抗灾方面的努力与智慧。
首句“策骑过徒骇,禹功犹可稽”描绘了诗人亲自骑马经过徒骇河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大禹治水功绩的追思与敬仰。接着,“由来大事举,艰致众心齐”点明了治理重大事务时,需要众人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的主题。
“故道难循旧,秋霖藉泄低”两句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秋季雨水充沛时,河流水位上涨,原有的道路难以通行,需要借助自然的泄洪作用来降低水位。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治理河流策略的思考。
最后,“益惭三度往,劼毖议防堤”表达了诗人多次前往实地考察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防洪堤坝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在决策时会更加谨慎和周密。整首诗通过个人的考察经历,展现了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以及在面对挑战时的智慧与决心。
霜鬓老人踏雪来,手持藜杖坐莓苔。
单衣破絮苦风冷,抚膺痛哭颜如灰。
我问老人何所哭,答言于今岁九六。
少年不识兵火惊,日饱稻粱卧茅屋。
一朝忽报军贴至,关北关南事暂异。
顷闻乾坤亦崩坼,鼎湖无处攀龙驭。
咸阳宫阙作尘飞,日暮空闻杜鹃悲。
貔貅百万恣横嚼,九土行人尽啼饥。
生男十五从戎戍,生女十五为军妻。
老夫年大得二儿,县官抽点防关西。
辞家一去十五载,又调关东射鲸鲵。
我欲向邻问生死,吏卒叩门索丁糜。
少儿南山刈马草,飞丹催促嫌行迟。
烽烟不靖兵不止,二男万里无归期。
生逢离乱不可说,垂老悲伤那得知。
呜呼老人之言有如斯,吾身虽在亦可危,相与痛哭城南湄。
《老人行》【明·廖衷赤】霜鬓老人踏雪来,手持藜杖坐莓苔。单衣破絮苦风冷,抚膺痛哭颜如灰。我问老人何所哭,答言于今岁九六。少年不识兵火惊,日饱稻粱卧茅屋。一朝忽报军贴至,关北关南事暂异。顷闻乾坤亦崩坼,鼎湖无处攀龙驭。咸阳宫阙作尘飞,日暮空闻杜鹃悲。貔貅百万恣横嚼,九土行人尽啼饥。生男十五从戎戍,生女十五为军妻。老夫年大得二儿,县官抽点防关西。辞家一去十五载,又调关东射鲸鲵。我欲向邻问生死,吏卒叩门索丁糜。少儿南山刈马草,飞丹催促嫌行迟。烽烟不靖兵不止,二男万里无归期。生逢离乱不可说,垂老悲伤那得知。呜呼老人之言有如斯,吾身虽在亦可危,相与痛哭城南湄。
https://shici.929r.com/shici/J2LDRPEC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