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合居官久,今方得隽迟。
我侬非不早,老去亦何为。
冰玉相辉处,科名未是奇。
草茅千万虑,一一要扶持。
子合居官久,今方得隽迟。
我侬非不早,老去亦何为。
冰玉相辉处,科名未是奇。
草茅千万虑,一一要扶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送给友人周伯寿赴省(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勉励和对仕途的看法。首句“子合居官久”赞扬了周伯寿长久以来在官场的表现,暗示他有深厚的积累和应得的晋升机会。然而,“今方得隽迟”又透露出一种迟来的感慨,表明周伯寿的晋升并非易事,需要时机。
接着,诗人自谦地说“我侬非不早”,表达自己并非没有早早看到周伯寿的才华,但强调了岁月不饶人的现实,即使早有识人之明,也抵不过时间的流转。“老去亦何为”则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认为年纪大了,追求科名已不再是唯一目标。
“冰玉相辉处”运用比喻,形容周伯寿的品德如冰似玉,光华照人,暗示他在人格和才德上都值得赞赏。然而,“科名未是奇”进一步指出,即使科举成功并非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更要看重内在品质和实际贡献。
最后两句“草茅千万虑,一一要扶持”表达了诗人对周伯寿的期望,希望他在未来的仕途中,不仅追求个人的成就,更要关心和扶持那些在基层或草茅中默默付出的人,体现出一种高尚的品格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
渊明赋止酒,止酒未尝止。
今朝诗固云,从此真止矣。
我观他日诗,说酒特未已。
必饮诚有累,必止亦非理。
无如作病何,聊用忘忧耳。
得失定相半,随遇无彼此。
胡为我阿咸,深拒坚壁垒。
子言故多师,乌有与亡是。
独此止酒诗,字字如信史。
恐子昧圆通,未究真正义。
当观诸世间,一一等幻戏。
死生尚云尔,何乃较醒醉。
操瓢起相从,无为乏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