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子智鲁中使院前凿池种芦之什》
《和李子智鲁中使院前凿池种芦之什》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地栽芦贮碧流,临轩一望似汀洲。

窗笼好映淮南树,疏野偏宜海上鸥。

历历迎风欹枕晓,萧萧和雨卷帘秋。

君看范蠡功成后,不道烟波无去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池塘芦苇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鉴地栽芦贮碧流,临轩一望似汀洲”,开篇即以“鉴地”二字,巧妙地将池塘比作镜子,映照出碧绿的水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临轩一望似汀洲”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仿佛置身于水边的小洲之上,感受着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颔联“窗笼好映淮南树,疏野偏宜海上鸥”,继续深化画面,将视线从水面转向周围的环境。窗户映照着淮南的树木,展现出一种温馨而自然的景象;同时,稀疏的芦苇与海鸥相映成趣,既体现了芦苇的疏野之美,也暗示了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颈联“历历迎风欹枕晓,萧萧和雨卷帘秋”,通过动态的描写,赋予了画面以时间的流转感。早晨,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秋天,细雨中芦苇的萧瑟之声,与卷起的窗帘一同诉说着季节的更迭。

尾联“君看范蠡功成后,不道烟波无去舟”,借用了范蠡功成身退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范蠡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远离尘嚣,驾舟泛游于烟波之中,这一形象与前文所描绘的池塘芦苇之景相呼应,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池塘芦苇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隐逸精神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送王倅之兴化

梅溪好源委,流德至今存。

独继贤人业,共推君子孙。

官清五字好,州小贰车尊。

所历七闽郡,从兹水不浑。

(0)

无题

平生爱菊与梅花,菊比渊明梅似逋。

谁知此道今寥落,爱菊爱梅人也无。

(0)

巾山

两峰争起入云层,半属虚空半属僧。

斜日满山人到少,任蕃去后我来登。

(0)

送宋承旨归觐大母刘太夫人

远冲风雪渡钱塘,欲趁春风到故乡。

百岁报刘知日短,一身许国喜心长。

才名磊落传金马,旌盖辉煌出玉堂。

岂若他人思陟岵,无忧靡盬不遑将。

(0)

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其八

江墅幽居好,何妨鄙事添。

神随山父赛,筮学野人占。

露草牛羊喜,秋霖黍豆嫌。

短墙衰柳下,寒水半渠淹。

(0)

秦楼月/忆秦娥·其九

醒人眼。一枝玉雪疏篱晚。疏篱晚。精神旷逸。

风姿凝远。幽香零乱无人管。依依春恨天涯满。

天涯满。霜城戍角,月楼羌管。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