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寒拥裘坐,谁肯念无衣。
膏粱已充腹,宁恤他人饥。
富忘昔日贫,贵弃贱交知。
自古皆如然,非今独有之。
唯爱鲍叔贤,让金无所疑。
绨袍恋恋者,尚系故人思。
古道日已远,世情转堪悲。
在生不欺死,延陵挂剑时。
隆寒拥裘坐,谁肯念无衣。
膏粱已充腹,宁恤他人饥。
富忘昔日贫,贵弃贱交知。
自古皆如然,非今独有之。
唯爱鲍叔贤,让金无所疑。
绨袍恋恋者,尚系故人思。
古道日已远,世情转堪悲。
在生不欺死,延陵挂剑时。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感慨。首句“隆寒拥裘坐,谁肯念无衣”描绘了严冬中富人们温暖而贫者却衣不蔽体的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残酷现实。接着,“膏粱已充腹,宁恤他人饥”进一步强调了富人们只顾自己饱暖,不顾他人饥饿的自私行为。
“富忘昔日贫,贵弃贱交知”则揭示了财富与地位带来的变化,即富人忘记了曾经的贫困,贵人抛弃了昔日的贫贱朋友,体现了社会阶层间的冷漠与隔阂。诗人通过“自古皆如然,非今独有之”表达了这种现象并非现代社会所独有,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问题。
随后,诗人以鲍叔牙让金和绨袍恋恋的故事,表达了对真正高尚品德的向往与赞美。鲍叔牙的无私与宽容,以及朋友间深厚的情感,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人性中的光辉面。
最后,“古道日已远,世情转堪悲”表达了对传统美德逐渐消失、世态炎凉的忧虑。“在生不欺死,延陵挂剑时”则是对忠诚与信义的颂扬,提醒人们即使在生死之际也不应违背诚信,这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人性、道德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瘦年前度,喜冬暄、回暖春风催律。
小试灯屏围绛蜡,照遍梅花如雪。
白发庞眉,儿童指点,卌载填词客。
斯人犹在,东方游戏还剧。
漫道铸错郎潜,三朝京辇,几醉闲花月。
同辈少年偏见爱,来作灵均生日。
更喜尊前,一枝瑶树,绰约依人立。
笑它坡老,紫裘夸煞吹笛。
客中风雨,又凄凉过了,清明寒食。
小屋荒灯扶病坐,形影暂相怜惜。
水市笙箫,山厨饧粥,故国三年别。
杜鹃难到,夜深何处啼血。
愁绝海北孤儿,江南老母,两地无消息。
更念松楸行垄在,浊酒一杯谁滴。
冷月山花,天涯魂梦,应有归时节。
长饥弟妹,今朝知倍悽忆。
芜园何限伤心事,凄凉更逢斜照。
狐窜阴房,鸮鸣祜木,画栋曝书楼倒。青苔谁扫。
但败柳残荷,寒鸦衰草。
痛哭苍烟,一丸冷月夜深悄。
追思成邸故事,陈王游宴处,花好春好。
鱼网横矶,羊鞭挂树,此日那堪重到。暗伤怀抱。
向流水声中,咽呜长啸。梁燕无聊,今年归去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