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三十载,不到此江头。
蜃气增吴润,云容带楚愁。
浪立星河近,鲸摇身世浮。
狂飙碧树陨,春老不如秋。
宦游三十载,不到此江头。
蜃气增吴润,云容带楚愁。
浪立星河近,鲸摇身世浮。
狂飙碧树陨,春老不如秋。
这首《渡江》由明代诗人刘麟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渡江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宦游三十载,不到此江头”,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经历,他作为官吏在外漂泊了三十年之久,却未曾亲临此江边,流露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情感,仿佛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
颔联“蜃气增吴润,云容带楚愁”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江面上的雾气比作增润吴地的蜃气,而天空中的云彩则像是承载着楚地的忧愁。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浪立星河近,鲸摇身世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站在江边,仿佛与星辰银河近在咫尺,而内心却如同被巨鲸摇动的身世一般飘浮不定,既有对宇宙浩瀚的敬畏,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狂飙碧树陨,春老不如秋”则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狂风中碧绿的树木纷纷陨落,春天的生机似乎不及秋天的成熟与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界更替规律的描述,也是对人生阶段变化的隐喻,暗示了诗人对生命历程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整体而言,《渡江》一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夜发富春江,午缆钱塘岸。
不见当时射潮者,天际烟波空浩瀚。
须臾海门走匹练,白虹蜿蜿吐长线。
渐看鳌背负山来,汹涌顿令天地变。
龙吹笛,鼍击鼓,冯夷天吴江上舞。
万斛舳舻如败叶,怒涛一卷送平浦。
伊昔惟闻东流之水无尽期,沃焦澒洞为漏卮。
云何已逝壑,而有还源时。
应是伍胥文种恨不灭,无路叩天气填咽。
故教雪浪排长空,古今嘘吸无时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