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老农闲话欣然有作》
《与老农闲话欣然有作》全文
清 / 姚毓楣   形式: 古风

号物数有万,厥赋判贤愚。

群生大块中,秩叙由此区。

贵贱位以定,事使途因殊。

粤若稽古来,沿袭畴或渝。

化行礼乐作,万象一时苏。

德风嘘小草,披拂来于于。

婴儿念慈母,前行后则趋。

茑萝翳松柏,叶叶盘根株。

细鳞回春波,健翮翔天衢。

上下得其所,在道无隆污。

人生际熙皞,浃髓沦肌肤。

衣食凭作息,耕凿乐勤劬。

毕世与天游,我亦渐忘吾。

当前即太古,讵必陶唐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万物的秩序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化行礼乐作,万象一时苏”、“德风嘘小草,披拂来于于”,形象地展现了道德风尚对自然界的正面影响,以及它如何如同春风般滋养着万物生长。通过“婴儿念慈母,前行后则趋”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人类社会中的亲情关系与自然界中的植物生长相联系,强调了和谐与顺从的重要性。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人类生活的描述,强调了劳动、耕作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在自然环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追求。“衣食凭作息,耕凿乐勤劬”表达了对辛勤劳动的尊重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毕世与天游,我亦渐忘吾”则暗示了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个人意识逐渐淡化,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最后,“当前即太古,讵必陶唐处”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珍惜,认为无需追求远古时代的理想状态,当下的和谐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与社会的对比,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寻找精神归宿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和谐共生理念的深刻思考和向往。

作者介绍

姚毓楣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六

漠漠新田绿未齐。柳阴阴下水平堤。

竹间时有乳鸦啼。

云敛屏山横枕畔,夜阑璧月转林西。

玉芝香里彩鸳栖。

(0)

题米元晖山水

善画无根树,能描朦?山。如今身贵也,不肯与人间。

(0)

醉落魄/一斛珠·其三后两日,再拉同官,席上用前韵

寒欺酒力。一番风雨花如摘。酴醾不与群花敌。

笑吐清香,独自殿春色。春愁惟酒消除得。

何妨常满坐中客。因花更把光阴惜。

莫待春归,空对花梢忆。

(0)

赋竹居文樽

郫筒对峙玉清圆,绝胜当年碧筒莲。

倾酿尚侔春楚楚,开樽犹带雨涓涓。

昔遗溪上晋六逸,今入饮中唐八仙。

一榻青奴凉更好,醉来乘月伴高眠。

(0)

和邹思道寄咏西湖

画桥杨柳不胜愁,万缕千条俛碧流。

问著翠华霜日事,人人只道好杭州。

(0)

贺新郎.海棠次刘草窗韵

旧事凭谁诉。记锦宫、初试浓妆,前身天女。

玉辇行春娇侍夜,浴殿温泉轻注。

一点点、猩红啼吐。

绣屋篝香春睡足,细温存,怕遣惊风雨。

春梦散,黯凝伫。韶华寂寞今何许。

想故宫、柳亦凝愁,倚栏停舞。

欲趁啼鹃归月下,可奈川回山阻。

倩万里、鹄来衔子。

工部无诗虽结恨,道无香、更恨痴人语。

拌绝艳,付黄土。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