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殿朝辞沐宠光,又看行李向荣阳。
双旌晓度卢沟月,疋马寒嘶驿路霜。
黎庶棠阴怀惠泽,衣冠帝里羡才良。
悬知竹马相迎处,老稚欢忻拥道傍。
玉殿朝辞沐宠光,又看行李向荣阳。
双旌晓度卢沟月,疋马寒嘶驿路霜。
黎庶棠阴怀惠泽,衣冠帝里羡才良。
悬知竹马相迎处,老稚欢忻拥道傍。
此诗描绘了一位知州离京赴任的场景,充满了对地方治理的期待与赞美。首句“玉殿朝辞沐宠光”,生动地展现了知州在朝廷辞别时受到的尊宠与荣耀,预示了他即将前往的地方将因此而受益。接着,“又看行李向荣阳”一句,点明了知州的目的地——荣阳,一个充满希望与发展的地方。
“双旌晓度卢沟月,疋马寒嘶驿路霜”两句,运用了精妙的意象,描绘了知州启程时的景象:清晨,两面旗帜随风飘扬,引领着知州穿越卢沟桥,月光洒在桥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而另一侧,知州独自骑马,踏过驿路上的霜雪,显得孤独而坚定。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行程的艰难与壮丽,也暗示了知州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黎庶棠阴怀惠泽,衣冠帝里羡才良”则表达了对知州治政能力的期待与赞赏。黎庶,指百姓;棠阴,借指知州的恩泽如同棠树之荫,惠及百姓。这句诗赞扬了知州能够为民众带来福祉,同时也体现了对知州才能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才能堪比京城中的精英。
最后,“悬知竹马相迎处,老稚欢忻拥道傍”以儿童迎接知州的场景结束全诗,既体现了地方民众对知州到来的热烈欢迎和期待,也寓意着知州的到来将给当地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知州赴任的庄重与神圣,以及民众对其治政能力的深切期待与信任。
邵武仆夫性质野,短衫秃袖身半赭。
丈二长舆在肩膊,山路长驱疾如马。
每遇高坡即大呼,一呼一上谁复顾。
眼中惟见是夷行,脚底何曾有险步。
光泽西去八十里,清溪乱啮故山趾。
平明受直往西行,薄暮怀直见妻子。
每日只受四十钱,受直不多心欢然。
更有高堂受直者,锦衣缓带白日眠。
喜遇元正节。想会合贞元,挺生材杰。
曾仗雕戈提虎旅,荡扫狼烟灰灭。
问旧将、谁优谁劣。
七十年来勋业遂,置阴符、却访还丹诀。
庆初度,华筵设。萧萧两鬓飞晴雪。
看膝前、桂枝秀颖,兰芽香茁。冠盖盈庭丝管沸。
银瓮椒花酒冽。更休问、乌圆兔缺。
但祝年年春不老,比乔松、晚翠根盘铁。
奏一调,长生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