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
《感怀》全文
明 / 林文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细雨梧桐外,萧然草阁秋。

病馀还药石,梦里只松楸。

世事看多丑,妻孥劝早休。

不愁生计薄,万卷是良畴。

(0)
鉴赏

这首诗《感怀》由明代诗人林文俊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细雨梧桐外”,以细雨轻拂梧桐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梧桐作为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常与秋天、离别或哀愁相联系,此处亦不例外,预示着接下来情感的转折和深沉。

“萧然草阁秋”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之感,草阁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孤寂,与前句的细雨梧桐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凄清的画面,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病馀还药石,梦里只松楸”两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与精神状态。病后的他,依赖药物维持健康,而在梦境中,他却只能与松楸相伴,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也是对生命脆弱、时光易逝的感慨。

“世事看多丑,妻孥劝早休”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无奈。他认为世事多变且丑陋,妻子儿女的劝告也未能让他放弃对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与挣扎。

最后,“不愁生计薄,万卷是良畴”一句,展现了诗人超脱于物质生活之上的人生态度。尽管生活可能并不富裕,但丰富的书籍足以成为心灵的富矿,给予他精神上的满足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林文俊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呈现出一幅既有个人色彩又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画卷。

作者介绍

林文俊
朝代:明   字:汝英   号:方斋   籍贯:明福建莆田   生辰:1487—1536

( 1487—153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英,号方斋。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有《方斋诗文集》。
猜你喜欢

倚楹操·其二

亡羊奔奔,岂不有邻。子可闭门,亡羊不复。

去何自逐,身则非牧。

雾濛濛兮水漰漰,谓兄无行兮兄行。

不忍一失于邻而忍失厥身,虽然殒子之身兮,其亦如亡羊之邻。

(0)

甘露岩

屈曲山腰一径通,乱云芳草思无穷。

尘埃从此去人远,我欲诛茅寄一峰。

(0)

再赠李质夫

赠春须记折花时,坐恨江南信息迟。

还向瑶林主人问,东风应傍去年枝。

(0)

至金乡先寄田直孺

京雒尘埃各未湔,古城潇洒向秋天。

今朝屈指终三伏,此地衔杯已六年。

老喜交朋频把臂,拙无材力可求田。

君当记得鲈鱼约,何日相从上钓船。

(0)

被旨还阙训答诸公韵三首·其三

几年南楚听哀猿,自昔江湖忆帝阍。

粉骨何禆天下事,赐环难报圣君恩。

馀光久记仁人里,引重仍惭长者言。

安得新官来棹速,更随春色到乡园。

(0)

次韵弱翁春中久雨

楚雨廉纤无尽时,园亭惟有草菲菲。

桃花泛水飘红去,燕子贪泥带湿飞。

润彻玉琴春气弱,声侵罗幕夜寒微。

东阳病骨疏慵甚,留取清樽待霁晖。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