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六》
《诗·其六》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俗人道我痴,我道俗人呆。

两两相排拨,喽啰不可解。

世人重荣华,我心今已罢。

惟有如意珠,撩渠不肯买。

耽浮五欲乐,几许难开解。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其六)》。诗中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句“俗人道我痴,我道俗人呆”,诗人自视高远,认为世俗之人追求功名利禄,过于浅薄,而自己则不为所动,保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接着,“两两相排拨,喽啰不可解”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立与冲突,暗示了诗人与世俗之间的隔阂难以调和。

“世人重荣华,我心今已罢”表达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淡漠态度,他认为这些物质的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平静。而“惟有如意珠,撩渠不肯买”则用如意珠比喻内心的真正追求,表明诗人宁愿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而不屑于用金钱去换取表面的荣耀。

最后,“耽浮五欲乐,几许难开解”是对那些沉迷于感官享受、欲望追求的人的讽刺,指出这种生活方式的虚无和难以理解的价值观。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展现了诗人对世俗价值的批判和对内心世界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隆德县望火台

近山一台突兀势,远山一台出天际。

何时筑此望烽火,留及如今太平世。

六十年来无甲兵,西方乐土边陲清。

君王神武今混一,藩篱大剖无金城。

尚馀此台屹山顶,照月愁风拄孤影。

昔人触目心胆寒,今日空迷野烟瞑。

行歌为我重悲伤,愿台万年无火光。

(0)

桃源行题赵仲穆画

长城远筑阿房起,黔首驱除若蝼蚁。

谁知别有小乾坤,藏在桃花白云里。

桃花重重间白云,洞门锁住千年春。

男耕女织作生业,版籍不是秦家民。

桑麻鸡犬村村屋,流水门墙映花竹。

无端渔父绿蓑衣,带得黄尘入幽谷。

主人迎客坐茅堂,共话山中日月长。

但见花开又花落,岂知世上谁兴亡。

明朝渔父归城市,回首云山若千里。

再来何处觅仙踪,恨满桃花一溪水。

(0)

后饮酒五首·其三

客从崧少来,贻我招隐诗。

为言学仙好,人间竟何为?

一笑顾客言,神仙非所期。

山中如有酒,吾与尔同归。

(0)

寒闺

小窗寒意晚来严,瘦玉腰支半臂添。

睡思不堪将茗破,病怀偏觉与香嫌。

间和镜影论心曲,只许炉熏着指尖。

正是扑帘风信紧,为谁轻立到琼檐。

(0)

心香

十二红窗手展迟,眉能为语目通辞。

柔乡福分输卿婿,绝世聪明足我师。

水底更无容藕处,泥中或有见莲时。

丹城一片何由达,愿捧心香拜茂漪。

(0)

浣溪沙·其二北征

匹马轻装事远游。寒霜点点落吴钩。

平沙尽处一回头。

戍垒三更芦管月,战场几度菊花秋。

黄河滚滚向东流。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