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裼裘来,群知是天人。
阿瞒捉刀立,胡奴谛其真。
浊世尚皮毛,抵掌效仪秦。
毋乃优孟似,不足对大宾。
鸾皇半空翔,肯与鹅鹜驯?
轮囷复芬郁,我方识卿云。
太原裼裘来,群知是天人。
阿瞒捉刀立,胡奴谛其真。
浊世尚皮毛,抵掌效仪秦。
毋乃优孟似,不足对大宾。
鸾皇半空翔,肯与鹅鹜驯?
轮囷复芬郁,我方识卿云。
这首诗描绘了太原人穿着裘衣前来,众人皆视之为天人的情景。接着以“阿瞒捉刀立,胡奴谛其真”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曹操(阿瞒)与侍从(胡奴)引入,通过比喻手法,展现了权贵与随从之间的关系。诗人指出在世俗中,人们往往注重外在形式,如“浊世尚皮毛”,而忽视了真正的价值所在。
“毋乃优孟似,不足对大宾”一句,借用了优孟的故事,表达了对那些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具备真正内涵的人的讽刺。接下来,“鸾皇半空翔,肯与鹅鹜驯?”通过对比鸾鸟和鹅鸭,强调了高尚品质与低俗行为之间的区别,暗示了诗人对于保持高洁品格的坚持。
最后,“轮囷复芬郁,我方识卿云”两句,以“轮囷”形容香气浓郁,象征着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与认同,同时也表达了对黄大使(卿云)的敬意。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现象背后的价值判断,体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坚守。
南阳水可饮,欲寿人所同。
药圃能几菊,岁晚满山中。
若昔尚种德,培之滋不穷。
后来袭芳菲,草木皆奇功。
士生及志物,有技孰俾通。
掇英疗人饥,此当代天工。
人困何可医,人病尚可攻。
我归读我书,老眼明霜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