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景园西古路斜,疏林黄叶冷啼鸦。
空馀金碧昭仪寺,无复丹青待诏家。
夜月残山留马远,桃花团扇咏杨娃。
宣和遗事分明在,德寿宫庭又奉华。
富景园西古路斜,疏林黄叶冷啼鸦。
空馀金碧昭仪寺,无复丹青待诏家。
夜月残山留马远,桃花团扇咏杨娃。
宣和遗事分明在,德寿宫庭又奉华。
这首清代文静玉的《东园访南宋画院遗址》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园所见的景象。首句“富景园西古路斜”,点明了诗人探访的地点,古道旁的富景园显得静谧而历史感十足。接着,“疏林黄叶冷啼鸦”渲染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黄叶飘零,乌鸦哀鸣,透露出季节的变迁和人事的沧桑。
“空馀金碧昭仪寺,无复丹青待诏家”两句,诗人感慨昔日繁华的南宋画院如今只剩下金碧辉煌的寺庙,那些曾经才华横溢的待诏画家已不复存在,暗示了历史的兴衰更迭。接下来,“夜月残山留马远,桃花团扇咏杨娃”通过描绘夜晚月色下山峦的轮廓和对杨娃(唐代美女)故事的追忆,进一步寄托了对往昔艺术盛况的怀念。
最后,“宣和遗事分明在,德寿宫庭又奉华”两句,诗人明确表达了对南宋皇室遗迹的探寻,虽然宣和年间的事迹犹在眼前,但新的宫廷繁华又接踵而至,暗含了历史循环与变迁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园为线索,通过描绘景物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南宋画院兴衰的沉思,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意。
君子于行东渡头,江村烟雨看眠鸥。
秋风不借游山屐,客梦长呼问酒楼。
八斗才怜新鹤发,十千囊尽敝貂裘。
不须刎颈酬知己,一曲琵琶在远舟。
妙绝人间独此逢,石龟峰下野桥东。
亭亭玉骨冰肌子,栉栉苍髯绿发翁。
偃蹇生怀千古意,萧疏元是一家风。
何妨少入时人眼,鼎鼐终论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