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乘风万里游,早时落魄更离忧。
邯郸洒泪轻邹季,邺下蜚声愧应刘。
白首知交贫好在,朱门箫管暮偏愁。
卧龙跃马终黄土,谁道狂歌非远谋。
破浪乘风万里游,早时落魄更离忧。
邯郸洒泪轻邹季,邺下蜚声愧应刘。
白首知交贫好在,朱门箫管暮偏愁。
卧龙跃马终黄土,谁道狂歌非远谋。
这首《偶成》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悟。
首联“破浪乘风万里游,早时落魄更离忧”,开篇即以壮志豪情起笔,描绘了诗人想象中乘风破浪、遨游万里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早年遭遇挫折、离别之苦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的向往,以及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颔联“邯郸洒泪轻邹季,邺下蜚声愧应刘”,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历史上的两位名士——轻邹季和应刘,前者在邯郸洒泪,后者在邺下声名远播。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才华与命运的反思,既有对未能像古人那样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遗憾,也有对自身才华被埋没的自责。
颈联“白首知交贫好在,朱门箫管暮偏愁”,转而聚焦于友情与生活的现实。诗人虽已年老,但珍贵的友谊仍在,然而富贵人家的欢声笑语却在他心中引起愁绪。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敏感与感慨,以及对真挚情感在物质世界中的脆弱性的思考。
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谁道狂歌非远谋”,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卧龙)和曹操(跃马)为例,指出即便是智勇双全之人,最终也难逃尘归尘、土归土的命运。诗人借此表达对生命无常、英雄末路的感慨,并反问世人是否能理解那些看似狂放不羁的行为背后,其实蕴含着深远的思考与策略。这一联不仅深化了对历史人物的解读,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探讨。
整体而言,《偶成》一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黄景仁对个人经历、友情、历史与人生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与情感张力的作品。
绣衣持斧日边来,语我天官召汝回。
好竭臣忠思报本,重烦圣虑自抡才。
书缄先寄彭城便,舟下休忘滟滪危。
长念初离偏去远,从今咫尺是蓬莱。